魔鬼、变态、虐待狂、丧病也许大部分人看到的就是如此的画面。又或者你只看到安德鲁拼命努力的形象像透了曾经或当下的自己,疑惑于自己的拼命努力源于何处。如果主角是一个未成年,那我们可以说这样的过程是可怕的。理想化形象的塑造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如此重要,也是走向社会化的必要过程。弗莱彻魔鬼形象的内射必然注定一个悲剧的结果,就像那个上吊自杀的肖恩,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这里前提是未成年但片子里明确说了是大学之后,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自恋水平。基于这样靠自己拼命三郎式的去训练的非天才们(包括主角),从小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家境都不是太好,又太想出人头地),大部分都是单亲家庭,那自恋水平基本都是受到影响,大多固着与退化,也就是说其实他们的心智水平同样也连带受到了影响,虽然实际年龄已经成年但心智水平和自恋脆弱让大量的驱力只能用来与自己的对抗,整个人的状态其实还停留在未成年时期。
为什么说主角和肖恩不是天才,即使不良家境导致的家庭动力的作用对于天才这样一个力比多旺盛的个体来说也是无法阻抗的,生本能会让他选择常人无法去选择的道路,而最重要的就是内驱力与外驱力的重大区别。其实对大部分常人都是需要一个外部认同到内部认同的过程,但同时大部分人也都一直停留在外部认同的阶段,如果没有转化内化这样一个过程,那必然所有的技能都将变成一个欲望的补偿。安德鲁首先在情感方面是无法与人产生一个正常的链接,他脆弱的自尊系统,让他无法与家人相处,没有朋友,女朋友也只是一个战利品式的炫耀。其实这里就引出了安德鲁在影片中三个转折点,第一次他主动提出分手,他这个时候处于第一个黄金巅峰时期,谢尔佛音乐学院弗莱彻乐队的核心鼓手,在他看来,空虚中的旧有玩具,变成了新时期他的累赘,无法站在女朋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时刻成为伟大鼓手的梦想如此的接近他,伸手就能够到的感觉。挫败对于他来说似乎变成了必然的结果,任何一个外在的否定,特别是理想化父亲形象弗莱彻的各种侮辱和虐待,引发一种病态的偏执,攻击性的对抗,这个时候他还是热爱么?不得不说他早已忘记自己是谁了,他敲的也不再是鼓而是一个破碎的自尊,死本能让他就这样沉沦。创伤后的短暂停泊(退学),封存他曾经的热爱,他生命的源泉。第二个转折点是在林肯中心演奏前给前女友的电话,当时和小伙伴争论,这里他是出于情感,还是补偿,我的观点这里是补偿,一种证明自己的机会,一种寻求理想化母亲形象的响应,但同时他还是无法换位思考,但之所以是转折,是因为电话后他有了一定的反思,虽然还不足够。那第三个转折就是,被玩弄后的灰头土脸夹着尾巴走了,但这时在门口遇到了他父亲,这时候的一个拥抱,让他彻底的豁出去了,用自己的热爱留下可能是最后的表演,不再害怕弗莱彻的认同,也不在乎场下的大咖的评价。
最后会是热烈的掌声么,影片没有明确给出,这里我微微的笑了,其实足够了,这是一个破观众理想化的结尾,但同时也是一个能让观众大量投射的电影,人在不同的阶段面对这部电影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评价,不愧为一个好影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