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影评之前,我该写下一段文字来作为序言。当传统的文化教育与创新思维方式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到底是应该以传统为主,抑或是创新占据上风?
当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在多年以后觉得只是被洗脑了的感触,又是否说得上是传统教育的弊端?——题记
1.《死亡诗社》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上映,它是一部探讨成长、教育的剧情片,其意义颇深。亦曾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在该部电影里,观众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希望突破的学生们,他们试图以不一样的方式来传达出教育的意义,而这个正是该部电影最成功的内核。
威尔顿预科学院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授学生,但老师基廷的到来却与之反其道而行。他教会学生要解放思想,学会观察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应有的能力。并告诉他们“活在当下”的真正意义。(英文台词:seize the day)
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基廷带他们去看校史楼内的照片,让他们去聆听死者的声音,领悟的生命真谛。 在上诗歌课时,他要求学生把那些古板老套的序言撕去,且教他们:如何鉴赏诗歌,如何及时行乐、如何思考以及观察。(台词:船长,我的船长Oh,captain,mycaptain!)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学会自己思考,学会欣赏文学和语言。不管别人怎么说,文学和语言的确能改变世界。要勇于开拓自己的天地,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基廷带学生在院子里散步,对他们说:“坚持与从俗不同的信仰的困难,我们都有一种被人接受的需要。但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是独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别人认为它们很怪,或者很讨厌,哪怕一群人都说,那太差。罗伯特·弗洛斯特:希望你们也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任何东西都行,不管是自负也好,愚蠢也好,什么都行。”
而正是基廷如此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找到了目标、乐趣、爱好。学生们甚至敢于反抗学校的禁令,重新成立且组织参加了基廷于学生时期在该校参加过的秘密组织——死亡诗社。在校外遥远的山洞里秘密进行着,他们以诗会友,探讨人生、诗歌或是理想。但因为有人告密,校方发现了该小组,并且对於基廷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反对,多次找他去到校务处谈话。
尼尔是基廷的学生,亦是死亡诗社的其中一员,热衷于表演,而且在一次表演中大获成功。但其父亲坚决反对,认为儿子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且要求第二天就要退学到军校就读。他希望尼尔以后做一个出色的医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过往后的日子和人生。基廷找到尼尔,问到他与父亲交谈过没有。尼尔却表示,自己与父亲依然谈不拢。最终尼尔因为接受不了父亲的强烈反对,举枪自杀。
因为尼尔的自杀,小组的成员卡梅隆向校方出卖了他们,校方逼他们在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企图把责任推卸到基廷的身上。最终基廷落得被学校开除的地步。影片的最后镜头是,基廷折返回到教室拿回自己的东西,学生都纷纷地站在桌子上,对他说那一句第一堂课所说的:“哦,船长,我的船长。”导演以这样的镜头来进行结束,似乎有更深的含义让观众探究与思考。
2. 电影里所说的故事不落俗套,其涵义便是传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碰撞,姑且不去讨论谁对谁错,若是换一种思考方式或者更加好。当传统教育方式遇到创新而自由的思维模式,那有没有可能形成平衡点,使之更加地往好的方向进行发展?固然,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其实是没有的。所谓的创新思维,已经是换成了一种人生信念而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
虽然我们会为基廷老师被开除了而感到可惜,但又是否真的能为他为那些正在需要别人引导思考的学生们感到庆幸。庆幸有如此老师,他不惜以解放思想来让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能力。影片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一群正在成长的学生遇上了如此自由而懂得独立思考的老师,教会他们的东西显得如此珍贵,似乎是一辈子的财富。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规矩是人定下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宽容的地方,而不是一直靠着死板而又老套的方式去进行教学。在剧烈的碰撞与摩擦之间,即使是一块顽石,会不会越来越光滑,如一块璞玉一般?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凭借着这种能力去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一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学会也需要锻炼这种能力。尽管不是与生俱来的,但若是能培养甚至成为一种信念,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得着,他们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倘若是好的独立思维与能力,为何要劝服他们不接受。
我们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即使传统的教育不能被我们轻易地摒弃,但为何要拒绝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是害怕创新占据上风?还是害怕我们会忘记被洗脑的作用?当今时下,当回头再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教育其实是不能够被我们自由选择的,从小学到高中,众多家长都会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老师希望学生能够更好的升学,以此推进学校里的升学率。没错,是成才,但不是被教育的体制洗脑。我们曾经接受过教育,发现书中所写的的历史与往后所接触到的史实颇有出入,那我们该选择哪一个?我们不能去质疑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吗?
“尽信书不可无书”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应该对於自己所看到的、所思考的,提出属于自己的质疑?无论是教育或是思考都应该发散思维的,懂得创新思维与模式同时进行。传统并非一成不变,在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的情况底下,它应该要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既然时代能够发展,为何传统的教育不能够改革?难道一辈子都要进行洗脑式的教育,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与错的差别有那么多大吗?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向学生提问,雪融化之后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水。其中有一个学生回答是春天。当然前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者得到了老师的批评。水与春天,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来解答了这道题目。而传统教育最悲哀的是,它只认同权威或是所谓的正确答案。对於与正确答案稍有偏差的,它都归于错误。而且它只承认权威的,稍有不引用权威的,它都觉得离题万里。我们总是习惯忽视创新,创新似乎是一个避而不谈的话题,让学生接受的是尽管是书中枯燥无味的知识,从而忽略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以及有权提出质疑的能力。我们死死地高举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方法,仿若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创新是困难的,尤其是对抗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思维下,它的实践依然需要假以时日,但若不创新,一直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去育人,难道不曾考虑过会有一天发生质变,甚至于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所倒退?难道不该去思索,某一天学生们会否不接受如此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能够凸显独立个体的特质,它不具有一定的个别性,它所具有的,只是大众化。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考的能力是可以陪伴他们一辈子的,在成长的阶段里,老师起到了很重要的一个促进作用。因为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要长得多,所谓的因材施教,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当然,我们要考虑到学生人数可能会过多,这样并不好实施。但可否换一种授课形式,它能够透过书中的内容得以更多的思想上乃至人生探索的延伸。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中的所有的内容。知识固然重要,懂得探讨与质疑和思考更为重要。教育应该是发散思维的,在传统之下适时创新,使创新与传统得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既可以培养出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又能够传授知识,何乐而不为?
3. 其实影片中的尼尔只是故事之中的其中一员。他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人生。或者这样的故事依然在现实社会上层出不穷地发生。我们没有所谓的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的某件事,当被长辈否定的话,似乎便扼杀掉了。当你决心要进行一件事的时候,而这件事又不被他人看好,会不会让你衍生出退却的心?
可能会,可能不会。两者之间,总有一个选择促使你选择不同的心态以及人生。我觉得作为父母都应该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的母亲一样,相信每一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有些梦想是需要他人的扶持的。其实梦想就是野心与斗志,若你必须选择人迹罕见的道路,你就必须抗衡内心的寂寞与他人的嘲笑。我们需要一种信仰,一种信念,即使被他人唾弃,被他人嫌弃,被他人嘲笑。你都要强大自己的内心,无所畏惧地往前走。要勇于逆流而上,要做自己生命的主宰者。别怕,彳亍的路途里,总有人在背后跟着你,慢慢地跟着你的步伐不断前行。
不要因为别人讥笑你的愚蠢,不要因为别人耻笑你的天真而去改变你最真实东西,它会与你的血液融为一体,它会成为你往后坚定的信念。我们依然要说服自己相信,每一个人乃至物,它都有应有独立灵魂,在时间与条件的允许下,所有存在的,都是活生生的。
《死亡诗社》里有句台词: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围,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当我们拥有独立的思考与观察能力,当我们拥有七彩斑斓的梦想,即使不被他人看好,那又如何?即使曾经绝望又如何?周围的一切被孤立又如何?我们总有可能,哪怕力竭筋疲地退却过,哪怕声嘶力竭地呼喊过,终会有一个信念在心中燃气一团火,慢慢地自我鼓励,走出新的天地。
路在脚下,我是自己的国王。
4. 作为一部如此成功的剧情片,它所向我们传递的内涵其实有很深刻的意义。令我们不禁反思当今社会下的教育方式与意义。
当传统与创新的产生激烈的碰撞,到底两者之间有没有融会贯通的可能性?它既能够融合传统,又能够在创新的过程里找到不一样的方式来进行传授知识。
但愿在往后,能够看到的是一片与昔日不一样的局面。允许独立思考,允许独立质疑。既能够在宽容愉快的课堂上讲课,师生之间也能够不再是过于严肃和拘谨的教学方式。而是向一个师生与学生进行交谈的方式来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创造出一种无距离感的课堂气氛。
或这样的教育制度与方式更能融合创新与传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