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论语》学而篇——第二、三章

《论语》学而篇——第二、三章

作者: 寻找柏拉图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22:07 被阅读0次

第二章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拙思:什么样的人害怕被触犯呢?有子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上位者。推行孝道,以孝当百善先,这是没有问题的。孝顺的人往往也能对待他人极好,基本可以称之为善良的人。是这样吗?

孝道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是一对父母在生下一个孩子后,将孩子与他们的关系通过关心爱护的情感,潜移默化的注入孩子的内心深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如果父母在孩子不记事时不在身边,而又在能够记事之前重新回到孩子身边,孩子长大了还会对父母有一些古怪的疏远。

所以父母投入的爱越多,孩子回报的就越多。然后在一生的过程中,父母始终在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也能够感受到这种爱,于是一直无法割舍,回过头去回报父母。

所以这么看,能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在他人眼中也会是个好人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

一个人在外面横行霸道,杀人越货,然后搞到了钱,买了一块肉回家,给父兄弟改善伙食,并且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由衷的觉得快乐。

这样的人,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

我们从别的角度来看。有子的话无疑有可能是在告诉世人,如何去看一个人是否是个好人。那么犯上有可能是为了接引作乱,将孝顺与不喜欢作乱连接在一起。

而作为被长久以来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工具,儒家之学,有没有可能蕴含着帝王心术?

譬如有子是如此告诉一个君王,如何的选择手下的大臣。要选择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这样的人不会犯上、不会作乱。因为这样的人,贴近于君子的标准之一——仁。

说到这我们不由得会想,这样的准则,只被统治者知晓,那便只是一个选择标准。但是当它传遍了大街小巷,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大家就会想一想:做一个孝顺的人,就能够离入朝为官更近一点。

于是原本孝顺的人更加起劲,因为他们的为人被认可。原本不孝的人会想一想,做一个孝顺的人是不是有更多的好处。而这些人里,就会有一部分试着去做一个孝顺的人。然后尝到甜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孝子。

所以从某方面讲,这句话真的是教化世人。

第三章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容色伪善,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拙思:这句话大概跟第二章那句话是对称的。有子说了孝顺是仁的根本,孔子说了巧言令色便是不仁的表现。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是有子还是孔子,在说出的这些话中,都有一个“鲜”。这说明,违背的情况并不是没有,而只是少而已。

但是受教者会在意那个“鲜”吗?

不会。因为把这些教诲奉为圭臬,便是想要避免那个“万一”,而做到“万中无一”。什么意思呢,简单的举例子,我们怕遇到坏人,于是学习如何辨别一个人的好坏,那么当你对一个人的看法在模棱两可之间,你是会选择亲近还是疏远?

因为我们是害怕坏人的,所以我们选择疏远。

这就是电视剧中常说的“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句话当然是一个夸张说法,但是道理很直观。

人不要挑战那个微小的可能性,“万一”之所以为“万一”,就是因为如果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只有“一”而没有“万”。

那如果是个好事呢?那我们就会努力的把那个“一”变成“十”、变成“百”,只为了离它更近一点。

说句题外话:遇到一个人,一下子看出他花言巧语、表情假的让人尴尬,大概没人会亲近吧?

相关文章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十五、十六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主要论述了为政、教...

  • 《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一百零八天

    《论语.述而篇》第二、三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 学论语学而篇1-16(6/100天)

    学论语1.1-1.3学而篇(1/100天) 学论语1.4-1.6学而篇(2/100天) 学论语1.7-1.9学而篇...

  • 论语

    论语全文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http://www.ldbj.com/lunyu/lunyuquanw...

  • 《论语》学而篇——第二、三章

    第二章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

  • 《论语解悟》学而 第三、四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二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学而 第五、六章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

  • 《论语解悟》为政 第四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五、六、七、八章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 识人察己

    《论语》之《学而篇》第二、三、四章教我们如何识人、察己。 识人标准之“孝悌”。 《学而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

  • 论语学而篇-第二

    三生之二:一生懵懂,二生追梦,三生守己。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 小议“无友不如己者”

    昨晚读《论语》学而篇 ,今日上午还读《论语》学而篇。昨晚草草读了学而篇共十六篇,今日是一边手抄一边背,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而篇——第二、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ul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