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博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私信,“我长得不漂亮,工作能力也一般,每天在单位就像颗螺丝钉一样没人关注,领导不重视,男朋友也不是很喜欢我,我很自卑,该怎么办?”
屏幕上大大的自卑像是有了穿透力,我能感觉到,电脑那端可能正坐着一个不怎么苗条,戴着框架眼镜,不高不白,眼神怯懦,正急火火地等我支招的小姑娘,我不禁想,这么年轻,二十出头的年纪就自卑,奇怪吗?
不仅不奇怪,而是简直太正常了。
我最自卑的时候,是刚从国外回来那一年。
我揣着自以为闪闪发光的履历回国求职,本想着很快就能遇到心仪的单位,却没想到,国内就业形势早就跟我预期的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屡屡碰壁,一连快半年,都没能遇到自己向往的公司。
也是在那一年,我在这个城市像个隐形人一样,拒绝了所有社交,每天窝在自己的出租屋里,一边刷着招聘信息,一边抑制着自己心中不断上浮的自卑感。
那时候我才知道,其实自卑,并不仅仅会因为家境、背景、经济悬殊而产生,更会因为,在某个阶段,你落后同龄人不止一个节奏,看着别人都向前方拼命奔跑,只有你还留在原地。
面对巨大的落差感,其实很难能做到镇定自若,我一边挣扎着给自己鼓劲,一边拿出这些年都没有过的拼命,开始写文章、听课程,不为别的,只是不想落后。
因为太明白跟不上节奏带来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所以硬是憋着一口气把自己安排得满满当当,后来上班了,依旧和待业时候一样,晚上更文听课,多数入睡的时候都已经一两点了。
我也相信,在这个时刻,一定还有很多同龄人跟我一样,面对前路迷茫不知如何选择,看着大家都在奋力奔跑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从学生走向社会,脆弱的自尊心一次次崩坏又重塑。
后来,就有了《你拿什么去过想要的生活》这本书,自打新书上市以来,我一直没敢去网上看评价,害怕自己稚嫩的经历和见解并不足以帮助到那些和我一样正在经历迷茫的人。
可是突然有一天,我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张截图,一位朋友在我的书下方留言,赫然写着:感谢你的书,你的书对我以后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谢谢你,我会一直喜欢你的。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私信,留言给我,向我诉说他们各异的经历,并告诉我,他们从这本书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相似的心理经历,这本书给了他们些许力量对对抗这个残酷的世界。
那个时刻,我竟有些热泪盈眶。
人最难的其实不是妥协,而是在逆境中的不妥协,你看不到前路究竟如何走向,却还要凭着一股子韧劲逼着自己坚持下去,哪怕微渺的希望,也值得全力以赴。
02
我这几年没有走上父母期望的那条路,不能朝九晚五,轻松悠闲,经常忙起来下班到家都深夜十一二点了,也辛苦,累的时候辞职的想法一天出现无数次,也疲惫,经常对着电脑就想,如果现在放弃一切,是不是能活得更好一点。
但我自知,人在这世上并非是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努力不变成什么样的人,想活得肆意一点,有点理想并能为此全力以赴,你想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什么。
后来日子拉顺了,我有很多次机会开始新的选择,比如,选择一份轻松的工作,降低更文频率,不把自己安排的很满,多留点休闲时间。
但事实上,我并没有。
相反,我丝毫不敢松懈,大概是有太多理想的模样摆在前方,把时间倒退后,我发现当下的自己远远做的不够,正如写作认识的一个朋友,大家只看到她粉丝三十万,平时广告接到手软,从默默无闻到现在随随便便月入大几万。
但功利背后,我看到的,是她平均三点以后的睡眠,是即便陪父母国外度假,都要算好时差不耽误国内更文时间,是随时随地路边商场,拿出电脑就进入工作状态。
自知道她这种工作强度后,我再不敢说自己工作辛苦,你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的时候,别人的拼命程度可能你想都不敢想。
正如我新书上市后,很多读者在我的公号留言,问我,我该拿什么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不了解别人的生活,但我很清楚,每个人想走上自己希冀的那条路,都要为之付出不可想象的努力,你理想中自己未来的雏形,就是你想过的生活,想升职加薪,就拼命工作,想又瘦又美,就积极健身。
无论生活给了你多少难题,只要你还有方向,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还有努力去改变的空间,你未来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取决于当下的你究竟如何做。
03
如今我已经很少去回忆过去种种,因为见的多了,就发现自己曾经纠结的人事物有多么渺小,我们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为理想、生活、感情奔波,每个人都不容易。
而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你看到的付出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最终能过上自己想要生活的人,无一不是从当下就在拼命努力向上生长,不断扩大生命的半径,每日过的你从没试过的辛苦,从那一刻起,我不再抱着恶狠狠的心态去对抗生活,而是打心底里,要求自己变得更好。
你不需要对抗生活的迷茫和社会的恶意,你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争气变得更好。
迷茫的时候看看当下,挫败的时候想想远方,正如我的读者在看完我的书后给我写的一句留言:我不再频繁去脑海里描绘未来美好的蓝图,不再给自己多宏大美好的想象空间,而是脚踏实地把每一天的时光都榨得干干净净,每天晚上都能问心无愧地踏实睡去,就是当下我该过的最好的生活了。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qq378558645,加微信备注“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