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女方彩礼钱节节飙升,彩礼的问题也成为社会讨论的一大热点。甚至人民日报也发文为“天价彩礼”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天价彩礼”是男人们的燃眉之急,人民日报一份好心雪中送炭,却不料遭遇了男性群体的炮轰。
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资深男权国家思维的官方代表,人民日报这次的受批斗可以说是万万没想到。
为什么为男性着想还会被男性批评呢?
不如先看看人民日报的说法:
“天价彩礼”是因为女少男多,“物以稀为贵”,所以鼓励“生男生女一样好”,女性数量一增多,彩礼就能降下来,男人们就能够顺利娶上老婆。
提倡男女平等本不是坏事,但是人民日报也未免太天真了。如果喊喊口号人们就愿意生女儿,那么根本不会有现在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不过拿供需经济原理来衡量女性,物化女性确实明目张胆,连许多男网民看不下去了,纷纷发评指责。
虽说物化女性对于人民日报来说乃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么受到这么多男性批评恐怕还是头一次。
想着把女性降价以使男人们买得起也算是为男人打算了,只可惜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随着物质条件飞升,男人们不说天价彩礼至少被要求买车买房,筋疲力竭。所以男人们要的根本不是降低彩礼,而是消灭彩礼,人民日报的讨价还价实际上是承认了彩礼是合理性,怎么不被男性唾弃。
可幸随着时代发展,女权运动知识普及,女性被物化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识,很多人都看到了女性物化的不合理。对此愤愤不平的男性甚至不比女性少,愤恨程度或比女性更高。这是个可喜的现象。
一般来说,利益既得者是不会为受压迫者愤怒的,更不会有集体的咆哮。男人们对男权开始愤怒无疑是因为男性受到了女性物化的直接危害。
就拿天价彩礼的事情来说,男人们本来好好地遵守着这一传统习俗,出点彩礼娶个妻子,相夫教子,传宗接代,伺候公婆,根本不会想这是不是买卖女性,因为付出根本不及回报。但是现在竟然要出天价,不仅感觉很亏,甚至连老婆都娶不起了,当然怨怒爆发:我是娶妻又不是买东西,既然双方相爱,为什么我要出钱?女方父母难道不是在卖女儿吗?
确实,为娶个老婆不得不背井离乡日夜奋斗买车买房,可能最后还是达不到要求,或者成为一辈子的房奴车奴,这种日子也是够惨的。但是认为女性只是天天叫嚣男女平权,现在又反过来自己物化自己,也未免太让女性背锅了。
这情形就像一个段子说的:
很多男同学上历史课时对古时候男人三妻四妾十分向往,但听了历史老师的话就哑口无言了。历史老师说一夫一妻制其实是为了保障男人的权益,因为如果男人可以三妻四妾,那他们就根本娶不到老婆了,因为那时候女人排着队等着做宋仲基的第一百一十个老婆也不会嫁给他们。
段子虽然戏谑,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事实。只有危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那些似乎不可理喻的事实背后有多少无奈。
所以现在都把女性物化挂在嘴边的多是男人,不过当男性提起彩礼就怒不可遏,指责女方父母“卖女儿”,指责金钱参与的婚姻变味的时候,我希望他们也能知道彩礼从何而来。
作为中国传统婚俗之一,彩礼至少从周朝开始就是不可缺少的婚姻程序。(《礼记》有明文记载)而自周朝到现在,彩礼在婚姻中从未缺席。(虽然前几年有过“裸婚”,但未形成风尚。)
为什么彩礼会存在,归根结底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在女性物化条件下,男子取得女子使用权,当然要对女方父母进行的补偿。试想,女子远离父母嫁到夫家,伺候男方的父母,为男方传宗接代,而女子的父母养了一场女儿,不能靠女儿养老不说,日后见一面都难,“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任何回报还倒亏一笔,谁还要养女儿?所以男方给彩礼,一则是在物质上“补偿”女方父母,二则是表示对女方家长的感谢与尊重。这样女方获得了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自然高兴些,才好结成喜事。况且婚姻大事,众目睽睽,彩礼越多,自然两方越风光,越有面子。(彩礼多,一则显得男方看重女方的女儿,女儿身价高,女方父母被尊敬,二则显得男方阔气,女方女儿嫁的好。)
但事实上,即使彩礼再高,人家也要生儿子而不想生女儿。(你看现在那些穷人就知道,明知道养儿子要出彩礼还是想多养儿。)这一方面是因为道德上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思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收再多的彩礼也脸上无光。另一方面是现实问题,没有福利体系罩着,生女儿没人养老,彩礼再多动不了的时候还是只能等死。而且自己养的女儿怎么说也是心疼的,没有经济地位就没有家庭地位,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但凡拿的出,都会给陪嫁,目的为了女儿在婆家日子好过些。所以养女儿不管怎么说,都比儿子亏,所以即使家里再没钱,彩礼再比陪嫁多,人们都愿意生儿子而不愿意养女儿。换言之,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女儿可以没有,儿子至少得有一个,并且越多越好,“多子多福”。
但是那时男女比例还没有失衡,穷人家的姑娘也不会要天价彩礼,因为没有b超,也没有计划生育,生到男就男,生到女就女,有时为了生到男孩,可能会生出许多女孩。总而言之,没有人为的扼杀,男女比例还是保持在相对平衡的自然状态。女儿出嫁能收一笔彩礼,也成为人们养女儿的一个想头——为儿子换钱买媳妇。这样的实际情况维持着封建男权社会的生态,换言之,如果没有彩礼,估计会有很多穷人溺死女婴,那时候的男子也会跟今天一样娶不到老婆。
而现在,只是因为b超和计划生育,将重男轻女的后果扩大了。
所以说,如果想改变重男轻女的观念,使男女比例平衡,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根除男权思维。
而彩礼,它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是男权社会下对女性的补偿,根本是由于男女权利的不平等产生的,什么时候男权消失,男女平等,彩礼自然会随之消失。
当然,现在的时代不同了,女性经济独立了,地位也提高了,她们可以回家,自己的父母也能得到赡养了,女性不再完全为夫家使用了,为什么还要出彩礼呢?
不错,女性有一定的自由了,但是男权思维还在。女性此时收彩礼,已经不是补偿父母了,但是在男权社会下,这个环节还是不能少。至于原因,我们可以从社会舆论现状和男女权利的差异来逐一分析。
在计划生育后,现在的适婚男女大多数已经是独生子女了。双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婚姻大事看得重之又重。双方自然竭力在儿女结婚时给予支持(特别是男方,因为自古父母就花钱为儿娶妻)。
一辈子的事,首先当然讲究个面子,中国人向来好面子,男方肯给天价彩礼,首先人家有钱,女儿生活至少无忧了。其次人家肯出钱,证明男方很重视自己这场婚姻。男权社会下就有这种思想:你花几块钱买个东西,可能到手就扔了,但是你花了血本买的东西,你肯定不舍得扔,用着也小心。所以感觉就是出的钱越多,婚姻越稳固,女儿在婆家越有地位。父母害怕掌上明珠到婆家吃亏,当然选择这条路。反之,你不要求彩礼,街坊邻居六姨八婆还得议论纷纷你女儿是不是有毛病没人要,屁颠颠地赶着白送呢。而且就一个儿子,以后又靠他养老,多拿点钱做父母的向来也不会拒绝。何况女方也会来陪嫁,男方出房女方出车,人家大多不会拒绝。
但是男同胞还是不满,凭什么我是个男的结婚就要多出钱,要出也一人一半,不是说男女平等吗?
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问题是,男女到底平等没有呢?在结婚这件事情上,谁承担的风险更大呢?
男女在婚姻中有平等的权利吗?可以说,百分之百,没有。
首先,女人的贞洁问题。结婚代表着贞洁的失去,这不是我的观点,是男权社会普遍的想法。这个社会怎么看待再婚的女人?是不是被用过了的肮脏的老女人?别说没有这种想法,男人或多或少有点处女情结。而处子的标准,只对女人才有。再婚的老男人并不会受人非议,甚至被看作更成熟更会照顾人。离了婚的男人还会照顾人?是不是想法很奇怪?但这是事实,男权的逻辑就是这么奇怪。所以,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有风险的。身在一个被强奸都成为女性自身的污点的世道上,女人不能不学会保护自己。
所以,现在彩礼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女方没有安全感。因为男性在婚姻中不承担与女性同等的风险,他的忠诚度没有保证。
那么怎么保证呢?为了防止男人不把自己不当回事玩玩就跑,就看你肯不肯孤注一掷。男人们觉得这太物质了,那么请问,你怎么证明呢?怎么证明你会只爱她一个与她白头偕老不离不弃呢?口说无凭吧,也不能去跳试情崖。结婚前对人好也可以装啊,这世道骗子太多,谁能真心信谁呢?
男人们觉得这简直不可理喻,那么反问一句:听信男人的一句真爱就跟着私奔的,又有多少有好下场?当一个女人为男人无私奉献了自己,你们男人又会有人可怜她吗?这个社会又会理解她宽容她吗?世人都会说这女的浪荡,不自重,不把自己当回事,活该!而那个男人却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还被认为有能力,能吊到妹子。所以你说女性自己把自己物化,她又有什么办法?男权社会之中,女性的安全感从何而来呢?
所以不要只看到多给了点钱就觉得吃了大亏,如果男女真正平等,没有谁愿意要你这几块钱。
你说这是个现实的社会,我是真心爱她她却只认钱我也无法反驳。我也觉得这是个扭曲的世界,本来只是两个人相爱,结合在一起的事情,却变得如此复杂。
但是世界变化那么大,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我跟你同甘共苦你就会珍惜我呢,假如你是个凤凰男呢?假如你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你就抛弃了曾经放弃宝马跟你一起走路的我呢?假如我不要彩礼甘心跟你过苦日子,你却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对我宣泄大打出手呢?这种事情并不是不会出现,我一旦嫁给你我就得承担这份风险,你却不用。所以,既然在哪都可能哭可能笑,我为什么不选择宝马?有了物质的享受,至少摔了也不觉得摔得一塌糊涂。
何况,女性如今还是被当成给男方传宗接代的机器,贫困山区买媳妇造成人口贩卖甚至死亡这么大的事国家都不管,人们甚至还觉得可以理解,这种时候女性自己觉得自己不是物都得怀疑几秒吧?难道那些被贩卖的女性她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人,只是个东西吗?这是女性思维转变就能解决的问题吗?如果整个社会都坐视不管?
男人是不是还是觉得即使两人都工作,家务和孩子还是天经地义的女人的事?男人是不是还是觉得妻子该住到婆家,跟公婆住在一起?大部分人是不是还是觉得养老只是儿子的事?女人是不是还是被认为应该以夫家利益为重,生的孩子必须跟爸爸姓?
这些事情都存在,你觉得女性很赚?
男权之下,大家都是受害者罢了。
好在,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独立,男人再不是女性唯一的依靠了,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女性会渐渐脱离“嫁不出去”的言论控制,自己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不会因为“女孩子等不起”而随便找个男人凑合着过了。
拿回属于自己的婚姻权和生育权,是女性与男权相抗的唯一砝码。
所以,天价彩礼并不只是男女比例失衡以致彩礼价高这么简单,它背后充斥着男权势力对女性的压迫和女性觉醒后的抗争。当然男多女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反思男多女少,还不是男权种下的恶果?只是因为计划生育与b超的推动,使社会对女性的扼杀超过了限度罢了。
所以现在说供不应求也没错。
反正这个时代,注定是要淘汰一部分基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