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到四月,在南京出差十多天。春意盎然之时,天气澄和,风物闲美,而迎接我的却是每天早八点半到晚六点上课还有晚自习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培训,简直一朝回到高考前,从开课第二天起就过上了朝八晚十二的生活。借机出去吃吃逛逛?打车到市区80多块,关键是想想还要代表自己单位参加考试就没有了见缝插针嗨玩的心,索性安于一地,收拢视线,享受几日专注简单。
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习静”一词有点意思,静也是要经过修习的,这启发了走到哪儿都想找点儿乐子的我。
出差的校园中有多处小山丘小树林,山林昭苏,莺飞草长,未经修剪的草木在这里欢脱地生长,一天一个模样。我的“习静”便是每天六点半起床,伴着晨跑学生的身影出门漫步,择一清净之地莳花插作,投疏茎数枝,茂林修竹,晨光熹微,都是背景。脚下踏着安稳的土地,手中聚着山间的灵气,当阳光穿过树叶,万物既神奇又平常。然后,我带着小小的作品回到公寓,吃饭,上课,研讨,自习,清晨的静定沁润着一整天。
校园中的一段段小路,从陌生感新鲜感到熟悉感安全感,这过程就像谈一场文火慢炖的恋爱,在自己的城市也没有这样细致地品味时节和环境,而被丢到了如此繁忙的出差中,却踏实而密集地体会着人与自然的连结。我想起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一句话:“人们由于迷恋图画和文字,忘记了宇宙的语言。”春天的植物是宇宙最清澈的语言。人需要时而关闭自己,用宇宙的语言与万物与自己交流,它能使人静,使人衡。
好的生活必须和自然有所联系,平日研习插花,也是源于这一点。学习了日本花道、西方花艺、中国传统插花,各种形式、各种风格、各种技法,起初认为自己在探索美的表达和平衡的方式,借花草体会不同文化的宇宙观。然而后来发现,所谓好的作品,是诚恳地展现自己与植物、器物、环境的交流过程,任何形式都无法依托,必须回到植物本身,回到一花一叶带给你的生命最原始的感动。
打开所有感官是插花的起点,在与植物凝神相对的时刻,我既在观察它们,又变成了它们。只有变成它们,才能用同频的状态,感受他们在自然中生长的势和趣,最终将整个作品统合在自己的节奏和气韵之下。花枝参差俯仰,反映的是一个人生活审美的所有追求。忽然明白,人不需要折腾太多事情活太多样子,你认真做一件事,会解释所有事。
花器:玻璃公道杯二月兰
漫山的二月兰开得酣畅淋漓,眉飞色舞,特别符合草长莺飞这个词的意境。它们看起来纤弱,但不似其他草花那么娇气,插瓶养起来出乎意料的皮实,能活一星期。
花器:琉璃玉壶春瓶蓬蘽花
犄角旮旯里发现一片小清新,蓬蘽的小白花如藤蔓一般匍匐在地上,很有童趣。五六月将长出红红的小浆果,人称野草莓。
取脚边开着的小野花插花,会让我意外发现很多平日视线注意不到的表情。琉璃瓶中的二月兰亭亭玉立,而和蓬蘽花搭配在一起,也变成了嬉戏玩耍的小孩。
花器:白瓷小盅山茶花
茶花总是像个大家闺秀被用于茶室,特别能控得住幽寂的场。而回头看看山间树上的山茶花,竟浓艳热情得像个野孩子,奔放不收敛,从十一月到翌年五月花开不断,落满一地仍是一树繁花。
花器:琉璃玉壶春瓶正因花期长,用于表现严冬、春节、早春、暮春,山茶都是大腕儿级演员。作为鲜切花,花苞基本都能盛开,可以更好得体会初花、盛放、余韵之一花三季。
花器:白瓷小盅金光菊
金光菊是恬淡的乡村风格,温顺可爱。关于花器的选择,《瓶花谱》有言:“冬春用铜,夏秋用瓷,因乎时也”,可惜我只记住了“因乎时也”,选择了如枯木逢春的烧桐木花器,其自然属性似乎可以和金光菊同呼吸。
花器:烧桐木球形花器丁香
投入单独一枝花,表情更加鲜活起来,更能长时间与人交谈。琉璃花瓶有着雪融的清冽感,搭配清秀但不柔弱的丁香,更添明净透彻。
嗅觉的表现机能在花艺中不可或缺又常被忽略,丁香正是以灵动的香气从小就在我心里建立起一种美感经验。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更关注视觉和听觉两个所谓高级感官,而舌头、鼻子、皮肤的感受力却不那么被重视,实在是很浪费。
走进一株草、了解一棵树,可能比你认为的更深更远,所有的事物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连接着,运转着。树的生活看上去单调孤独,但其实未必,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晓土地深处每时每刻上演的故事,它们也正时刻坦然享受着我们生活中最稀缺的丰富的安静和专注。与花草静对的早晨,当我也感受到这种丰富的安静和专注,便是我离它们最近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