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是我多年的习惯,小时候是老师要求写的。日记,便是记录个人生活和心事的东西,可它却被用来传阅,被点评,被窥探,干脆叫它作文好累了,可它终究不是作文,因为我总是把太多的心事交付于它。
高中才终于摆脱了日记,老师更加看重的是成绩,其他种种,全然不在他关心的范围。
大学我又开始写日记,最开始是给25岁的自己写了封信,或期待、或祝福。写日记的事持续了大概一年半,直到有一天,日记本曝于人前,被室友们嚷嚷着传阅。
那时我就不写日记了,担心再被室友发现是我其次,更重要的是害怕有一天,万一我走上一条不为家人期盼的道路时,这些日记作为遗物被家人收起时,他们的反应,那是我最不能接受的(那段时间,我患了抑郁症,每天吃药,每周看医生,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可我家人从未知晓)。
我喜欢林黛玉,没有她的才思,却沾染了不然多愁善感。所以总是想写点东西。不追求长篇累牍,不追求发行出版,哪怕只是碎碎念,好心情或者坏情绪,总要有一个发泄的通道。
和朋友,我喜欢分享快乐的事,大概因为好心情会感染人,坏心情同样如此。至于日记本,我已经信不过它了。
所以,当朋友给我推荐简书这个app时,我简直是欣喜过望。好像是火山爆发的一瞬间,所有的东西都得以发泄。
好的或是坏的,简书是个无声的朋友,它从来不为因为你的絮絮叨叨而厌烦,虽然给不了你安慰,可却让你的心事沉淀,让你不再纠结,心之归处,便是简书。
我连续更文100天时,欣喜过望,完全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这么久,到不是说这是多么困难的事,只是对于一天忙碌于工作、生活、学习的我而言,要记得更文,实在是挺困难的。
转眼,我已经更文160多天了。
从开始的定闹钟提醒更文,到现在的主动更文,我想,于我最大的变化就是简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可以絮絮叨叨,可以自言自语,可以写写开心的是也可以谈谈心中的意难平。在简书,面对的都是陌生人,同时又都是朋友。你可以看到我的心事,我也可以看到你的生活,而我们却能不畏被人阅读。这边是简书给我的安全感。
之前,我说简书是我的树洞,现在我更愿意把它称为我的朋友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