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有更文,我在做什么?我玩了一天游戏。
当我拿起书,我感到知识的饱胀,本能的抗拒再读下去。就像吃东西,肚子已经饱了,身体已经在说不,头脑却仍然说:“再来点儿,再来点儿…”对于继续读下去,我有些“消化不良”。
昨天我在纠结,要强迫自己读下去,还是放下书静心。读不下去已经是本能反应。我却又静不下心。
我渴望静下来,却因此感到紧张。看到大脑病毒一如既往地奋力反抗,我是要战胜它,还是像往常一样被它控制?我没有想法。沉浸在游戏里,感受那份想“赢”的期待,对于赢得游戏的控制欲,怕输的紧张与恐惧,大脑病毒对玩游戏的批判,和对学习的压力。我是这些情绪与思想的亲历者,也是思想的“摄像机”。我看着自己从不为所动,到渐渐愧疚,背负着心理压力玩耍,我看到大脑病毒形成的成见怎样在生活中束缚住一颗自由的心,分离的矛盾步步为营。
我能写点儿什么?我什么都不想写。我只是看着一天就这样度过。
书读不进去,打破了我对行动的渴望。但是头脑经受不住空闲,注意力总需要有个安放之处。大脑最害怕的就是平静,因此总需要一些好玩的、有戏剧性的事物来占据和支配头脑,最不喜欢深入自己内在的感受。
我又做了那个梦,家里有一个空间是我和z同学以前不曾发现的,里面一尘不染,铺着木地板,摆设着黑胡桃木家具,宽敞明亮。我走进这个房间,诧异我们竟没来过这里,暗暗打算要常来这个房间。
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梦境,突然发现家里多出个阁楼,沿梯子爬上去才看见,那房间里赫然只摆放了一架钢琴。梦中的我一样的惊诧、惊喜,喜欢这个空间,愿意多多停留于此。
这个多出来的空间,隐喻的是我们宁静又不易觉察的内在空间。
今天我触探了这个寂静之地。尽量清空大脑,让思维停止运转。这样的状态当然没办法维持太久,但是只要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就马上再把意识带回到对呼吸的关注。
在这样的练习之下,我有了灵感,也就是接收到太傻的信息:对分离的觉察是时时处处的,而不是只警惕一部分事物,却看不到另外一些事物中的分离元素。
比如我一直追逐宁静,抗拒烦躁;追逐勤奋,抗拒懒惰。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正向的那一面,对于相反的那一面是非常排斥的,这是大脑病毒打造的剧本的顽固模式。
觉察到自己的这个思维模式,我开始默默做反义词练习,告诉自己,不需要追逐宁静,宁静与烦躁只是对立的两极,不必追逐一边,抵制另一边,做个观察者就好。没有绝对的勤奋与懒惰,放下这些虚幻的评判,做自己就好。
这样的练习使我的头脑真的空了下来,也没有了看手机的想法。
我做了个梦,梦见我在课堂上,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头脑有读书的冲动,但心里知道静心更适合我。合上书,准备静心,转头看到周围的人都在拼命读书,我想告诉大家这是大脑病毒的惯有模式——行动主义。还没来得及说,抬头看到老师正看着我,沉默不语。
今晚,我真的静了下来,当头脑放下对宁静的追逐与期待,也就不再强化它的对立面。不再区分难易,进行清空大脑的练习就成了很轻松的事。
没有评判,没有一元对立,生活里自己给自己设下的牵绊陡然消失。
6.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