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斯瓦米韦达1999年在印度,于 Sadhana Mandir 道院举行的 ŚrīVidyā 课程中,他开示的一小段录音,配上中文字幕。
他开头就说自己是名骗子,常假借一个引人入胜的题目把大家“骗”来道院。他一再提醒我们,去道院的主要目的不是学些什么知识技巧,去拿个证书,而是要利用那个与世隔绝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在起转化。而首要先转化的是自己的心态,否则静坐冥想都不会进步。
他给了二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比较难,是要回忆自己的念头,一个个是怎么冒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去体会,起念头的那个和在看着念头的那个是二个,不是一个。功夫深了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能了了分明。但是这还只是停留在觉知阶段,必须再加上拣择判断,培养悦性的念头,才是所谓的“正念”。他还略为透露了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
第二个练习是二分钟简短静坐冥想,尤其要做到呼与吸之间没有空隙。表面简单易行,但其实是高深的功法。“人命只在呼吸间”,是其中的奥秘。他奉劝我们做功夫不要好高骛远,也以“法如筏喻”告诉我们满腹学问反而会是修行障碍。
不到三十分钟的简短讲话,藏了许多宝贵的教导。
~石宏 敬上
(录音里的中文字幕记录)
二个练习。瑜伽即三摩地。观察心念以及二分钟冥想(斯瓦米韦达 1999 年于 Sri Vidya 研讨会中讲授)
我是个出名的“骗子”,我总是假装要教这样、那样的课等等,但我最终总是会讲些离题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聚集在这个道院真正的目的不是在学些书本中的东西,我们所关心的主要在于每个人一己的内在能有所变化。
有的人想更深入冥想,有的人想要更高层次的冥想,有的人想学更高深的冥想法门,也许在离开此地时斯瓦米会发给每人一二个小盒子,里面装了些神通之类的(笑),这些全都不是。
我所谓的改变,所谓的转化要发生,首先不是发生在你的冥想中,它是发生在你日常行为的心态中。是发生在你日常行为的心态中。你应该记日记,不论你写在日记本上与否,你都要把观察自己的心念写在你心中的日记本上,就是你心中所起过的念头。
常常有人会说:“噢,我起了某个直觉”,或者“在我冥想中有个西藏的喇嘛要我做这个”,“某个古埃及的金字塔建造者给了我这个指示”,或者“斯瓦米拉玛要我去做这、做那”等等。有的人见到了耶稣,有的人见到了佛陀,有的人见到了拉玛、奎师那,天晓得还有谁。
我们怎么判定这些是真正的直觉念头?你知道在精神病态学中有所谓宗教疯狂的病症,那是需要治疗的,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名有着奉爱情操的“巴克提”信徒,还是名宗教狂热分子。
所以我们怎么知道,某个念头究竟是个直觉的念头,还是我们自己心理状态的产物,由我们下意识的欲望,或者由我们久远以来隐藏的心印,所显现而形成的念头,因此我教人做一个练习。
大多数人会发现这个练习很难,帕坦伽利的《瑜伽经》里有一个字,a-kramam 意思是“无序”。就逻辑而论,“无序”是种荒谬,但是就瑜伽的冥想而论,“无序”可是种成就。
好,我就以这个令人不解的说法,来跟你做个试验。你刚才起了个念头,不是吗?现在你就刚才这个念头来回顾,在它之前是哪个念头引起它?而这个前念又是之前哪个前念所引起?再往前推又是哪个前念引起前念的前念。
我记得上一个团体是来自加拿大,我对他们说,回你们的房间,随便选一个念头,然后把它之前五分钟内所有顺序产生的念头写下来,没有人能做得到,连之前一分钟所有顺序发生的念头,都没有人可以写得出来。
你试试看,你捡任何一个念头,然后再你心中回顾,过去一分钟内的生起顺序,然后之前的念头是从哪儿来的?再之前的念头又从哪儿来的?你能循序指出前一分钟之内所有的前念吗?
我们连前一分钟之内的念头都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能观察它们。你不会相信,我可以告诉你从今早醒来之后我起过的所有念头,因为我观察到每一个念头。能起念头的和能观察的,不是同一个作用。
我内在起念头的那个和在观察的那个,不是同一个作用,明白吗?只有当你训练好自己,能观察到过去那些念头的顺序,你才有能力判断,此刻的某一个念头,究竟是个直觉念头,还是由某些前念顺序而来。
直觉念头不是顺序而来的,它可不是由某个前念生出来的,懂吗?它就像这样(弹指)蹦出来。你们知道,即使在冥想的时候,这些遐想、这道顺序的心念之流仍然继续,这些念头有些可能是精纯的,是属于悦性的,但是它们是由别的念头生出来的。
如果某个念头是由另一个念头引起的,那它就不是直觉念头,经文是这样说的:如果某个念头是由另一个念头引起的,就不是直觉念头。但是反过来讲,就不成立。如果说,只要不是由另一个念头所引起的就是直觉念头,这就不对了,懂吗?
然后还有进一步的检测,但是第一步的检测,是要学会训练自己的心,去观察你当下选定的这个念头背后,有过那些前念。你要去检查它的源头,好吗?要讲直觉念头,你必须去到比大脑新皮质的活动层面,也就是要去到比意识心活动层面更深的地方,那是个不同的层面,而深入并不总是意谓着同样的东西。
你挖掘土地,把某些地方挖掘你会先遇到岩层,某些地方你会先遇到沙质沉淀层,然后才遇到岩层,某些地方你开始挖掘,五英尺之内就找到了水。
心就像——心识内隐藏的部分就像是那种地形,有人说:“噢,我深入自己内在,发现了这个。”你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开挖?而且就算你用同样的方式,下次你也未必会去到同一个地方,好吗?
所以我希望你能用这个习惯,养成这个习惯,我要给你两个练习,你在这里的时候可以有规律地去做,就只管去做,让我看看有多少人能成功做到。
1、第一个练习又分成两个部分,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分成两个部分,会有人写下来发给大家。
1.1、好,每天三次,每天只要三次,舒服坐着,检查你心中起了什么念头,看看你顺序回溯到那个念头的原始前念,看你能去到多久之前。30 秒?1分钟?5分钟?每天做这个练习三次,我不用规定你什么时候去做,由你自己决定。
1.2、这个练习的第二部分是,每晚你结束当晚的冥想,然后回顾当天所有的念头,大体上是哪种念头为主,是恐惧的心念?是不安全感的心念?是你在封闭的环境中,起了烦躁不安的心念?还是你怨气忡忡,“为什么斯瓦米就不能安排一个室友能跟我习惯相近的?”
你要记住,你的室友也在起同样的念头,你们俩还彼此微笑。所以要回顾是什么样的念头?如此十天之后,你念头的内容在总体上是否由较为惰性的、动性的变为较为悦性的?
你是否能帮你那位在你心中相处不来的室友,找到更多有利于他的籍口?“我明白到他之所以是如此之人的原因”“现在我了解这个人了”。懂我意思吗?
这么一来,你能观察自己的念头,你就会有些细微的调整、细微的改变,你会对自己说:“这才是在道院中该有的念头”“这些是比较悦性的”“这些是比较纯粹的想法”“不,这些念头太自尊、太自大、太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和这种的念头比较无私”“如此如此的念头太放纵自己”。
你会有意识地学习选择正念,这仅仅是个开头。当你进步了,当你进步了,到了某个地步,每一个念头一起你都能觉知到它,你会知道,起念头的和在观察念头的能同时在起作用,你就不必去回溯念头是怎么来的?你会知道“刚才动了这个念头”“现在动了这个念头”“现在又是这个念头”“我此刻在这个念头中”。这些自我观察的练习非常重要。
这是我给你们的第一个练习,你哪需要有本详尽的教科书?你要找出来适合你的系统,你自己的方法。就算我能够有办法教会你整个“室利毗底亚(Sri Vidya),让你精通那“室利杨特拉”(Sri Yantra)中的 43 个三角形,以及 28 个“桑帝”点(sandhi)和 24 个“摩马”(Marma)点——我们在去年研讨会已经交代了这两个名词。
“桑帝”点(sandhi)是两条能量线(脉派)交会之处,“摩马”(Marma)是两条以上的线(脉派)交会之处,三条或更多条线交会。所以纵然你精通了数以千计“盖亚曲”(Gayatri)内住的 153 个每一个主要神明的力量,所以那些交会点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盖亚曲”(Gayatri)等等 等等,那些都只算是你智性上的知识,对你没有任何益处。
图书馆里有许多这方面的书,你任何时间都可以去查阅。我们很多人头盖骨内的图书馆都藏了很多书,我的上师对我说过:“乌夏布(斯瓦米韦达出家前的名字),那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你头里面尽是垃圾。”
斯瓦米哈瑞和我常常争论,他对我说:“斯瓦米吉,教我点东西”,他说:“我每次看见你的藏书就开始发抖”(大笑)。他说:“教我”,我对他说:“斯瓦米吉,你保持原状就可以了,我头脑里装了这么多的稻草,所以我无法进步”。
要知道,所有来自这些书籍、经典、论著、经文的知识,到了某个阶段它会变成为障碍。船是用来渡河的,到了某个阶段,你渡过了河,还抓着船不放,你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所以,这个智性的知识,这种好奇心是无益的。
你们中间有那些人还记得去年教过的那些?有几个人记得去年“室利毗底亚(Sri Vidya)课中教了些什么?我敢肯定我得不时回头为大家重讲,连我都不记得自己教了些什么?有什么没教的?例外是冥想部分。
所以,如今我只教大家非常简单的练习,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简单,非常非常容易下手的。
2、每两个小时或两个半小时做一次两分钟冥想,在两分钟冥想时,你要下决心在那二分钟内,没有任何杂念,没有别的,只要去感觉你的呼吸在自己的鼻孔中流动,没有中断,缓慢、轻柔、平顺️地呼吸,二分钟内,呼吸之间不要有空隙,就这么简单。
每两个小时、二个半小时只要用上两分钟,只要你能精于在两分钟内,呼吸之间没有空隙,每天做上 5 到 6 次,你离开这里之前就会看到自己发生了转变。你不需要任何高深的功法,这就是种高深功法,高深功法就在于把空隙关上,高深的功夫就在把呼与吸之间的空隙给关上。因为那个空隙就是外头杂念钻进来的门径,就把它给关上。
给你们两个练习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