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王子梦呓

“告别”是一件值得练习的事情,让我们对过往的某段经历有一种新的看待的方法,如果人间没有再见,你若问我好不好,我说好,只怕我们吃不消“永远”。
01
说再见这件事情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了。小时候,在D城,那个时候还没有太多太清晰的记忆,厂里面的小哥哥小姐姐很喜欢下班就过来跟我玩耍,教我用飞吻说再见,用嘴亲一下自己的小手掌,然后再对着说再见的摇手说拜拜,可能因为那让人感觉很时尚,赶得上潮流,而且小孩子这样会多添一份可爱。
02
到了读书的年纪,D城只读了几个月的幼儿园就回老家读。小时候什么也不懂,就是很喜欢粘着母亲,吃完早餐之后,上学前班之前,母亲会送我到幼儿园门口,老师坐在门口,出于害羞还是衡量,相比之下,老师的行礼更为正式,母亲背着弟弟看着我走进班级,我一般就不跟她说再见,那时候就很不喜欢上学了。
上了学前班,不论冬夏都是自己一个人走路去幼儿园,母亲还给我买了一把很小的雨伞,小朋友总是很喜欢跟自己配套的小东西。
中午是不回家的,在园里吃饭,然后午觉。那时候偶尔会有父母过来把孩子接回家去吃午饭,这真的羡煞旁人啊,中午可以回家吃饭耶!
一段时间我闹不上学的坏脾气,有一次,为了哄我,母亲说她中午会来园接我回家,那天中午下大雨,阿姨已经把我的饭菜打好,放到桌子上,心里慢慢凉下来,到几乎快哭了,觉得妈妈不会来了,果不其然,老师跟我说下大雨妈妈不来了。我吃不下饭,默不作声地掉眼泪,老师一旁哄着我,还给我用紫菜蛋花汤泡了饭,看着那些饭吸水膨胀,撑了满满一小盆,更加没了心思,最后硬塞了半盆。
幼儿园没那么喜欢读书上学,习惯粘着家人和在家里,对再见这件事情有一种本能的抗拒,再见就是要跟妈妈分开一段时间,即便是一个白天,我也不愿意。
03
在D城上小学的时候,弟弟也上幼儿园了。从家里出发,父亲用摩托车把我送到学校,弟弟也会带上,弟弟的校车回到爸爸的办公室门口,所以送完我之后,直接带到办公室。我下车之后,弟弟会跟我说:“哥,拜拜。”我一般径直走向校内,有一次爸爸说我:“弟弟跟你说拜拜不回应呢?”后来就注意到了,会给弟弟回一个“拜拜”。
小学跟弟弟这个每天清晨说再见,是一个幸福的小习惯,当时心里有一种感受告诉我,回应弟弟比不回应,多了一些快乐和温暖。
04
三年级的时候,我读的小学要合并到其他小学去,这意味着没有本地户口的我只能去读私立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要大换血。
那个最后的期末总结,班主任L老师给我们买了零食,跟每一个期末一样,派送奖励零食给班上同学,这一次特别多,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老师说了什么早就不记得了,只记得她的眼眶很红,很多女生的眼睛也是湿润的,回到家,我含泪写了一封给老师的信,后来也没寄出去。
这个再见,充满了老师的祝福,我们听得特别认真,期待和祝福,再也无法彼此验证,因为下学期,就不再是我们了。
从前的每一次再见都有两层:一是我们此刻分别,二是我们将会再次见面。事实证明,这次再见,没有第二层,这是我更加明确感受到,再见的会难过和伤心,源于不会再见面的这把锋利的匕首。
05
小学毕业的时候,对于再见的感触不是很深,因为大家基本上同一所初中,却多了很多仪式。第一次毕业典礼,还有第一次毕业照。最后一次班会,发下了成绩手册,记录着每一学期的期末成绩的红本本,好学生的骄傲,差学生的噩梦。每个人上黑板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最记得的事班主任老曾的勉励语:“会爱自己的是人,会爱别人的是神。”十年了,谁曾想过十年之后,我们不一样了,我们很会爱别人,爱到忘了自己都可以,却不再懂爱自己。
初中毕业,仪式还有,不过就很匆匆。中考结束后的下午,所有人手忙脚乱,宿舍大扫除、班级大扫除,收拾东西,家长也等得着急。我记得宿舍我是倒数第二个人离开的,最后一个走的是钧,爸爸说你不跟同学说拜拜?我跟钧说了再见,说QQ联系,后来我们再也没联系,说再见也是场面话。拿高中录取通知书和毕业证回来了几次,不过见到的同学就少了很多。
在这个长大而又没有长大的时期,再见这件事情好像越来越不真实,变得模糊起来,不像小时候那样,再见化为一种可辨明的情感。再见,可以再见,也可以不见,除非我想见。
06
高中毕业那年,我们花了半天拍毕业照,那周学校没有禁止手机和相机,回来拿毕业相册的时候,开了毕业典礼,师弟师妹们的表演、领导讲话等等必备环节,还有送行,高一高二觉得这个仪式非常酷,围绕操场外,班主任带我们走上一圈,师弟师妹围着我们在外面,口号、海报,就像开运动会那样。毕业旅游的那三天,我们好好疯玩了一把。
再见一定是会让我们有不舒服的地方,在最后分别的时刻,仪式是一个好的纪念方式,让回忆多一抹色彩,收尾也同样精彩。
07
爷爷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去世了,那时候临近年关,冬天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真的是熬过去又是一年。我们订了晚上八点的车,本以为赶得上,那天早上九点多他就走了,来不及说再见,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外公去年过年走的,同样猝不及防。
再见如果真的是匕首,那仪式就是刀鞘,存放的时候把伤害降到最低。亲人去世的再见,是永远,是永远真的不会再见,这种再见,刀鞘封不住锋利的刀刃,只能时间给伤口止血。
08
最近的是大学毕业,大学经历了四年的时光,对待事情的态度越发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就在上个月,跟好朋友L在D城约了一次,吃越南石锅饭的时候,我们聊起了毕业。
“毕业很不舍得宿舍,还很想回学校好好逛一下。”
“还可以回去啊,毕业典礼。而且你们宿舍基本都在广东找到工作,约起来也容易。”
“哎,还是不舍得,你没感觉的吗?”
“还好吧,毕业就毕业了,我们也做不了什么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剩下的能珍惜、能好好的,就好好地再玩一玩。”
“你们能不能不那么理性啊!”
哈哈,男女有别,对再见的想法也不一样。可能有些最深的东西在心里面,我自己都不知道。
再见,这件事情,越长大越能找到对待它的方法,再见告诉我们要珍惜,无论这个人、这个地方和环境自己喜不喜欢,终究有一天回看的时候我们会释怀那些过不去的坎儿,即便是过不了,也能算了了之,我们同样也会庆幸,还好当初的珍惜,最后能放过了那些偷跑进心里的遗憾。
人就一辈子,永远是祝愿和死亡,好好说再见,好好地道别才是我们生活常态,那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