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我是芃芃麦田,简书创作者,【文字家园】专题编辑,芳文主播成员;热爱生活,始终用欣赏的心态看待世界,心有暖阳,希望做一个温暖的、真诚的、睿智的、积极向上的文字爱好者。
我与写作的渊源
最早接触写作是在初中,当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那时候,总有一些少年喜欢跟家人较真,甚至展开唇枪舌战,而我,却喜欢把心情写成一段段文字和难懂的短诗,借文消愁。我的笔迹从歪歪扭扭、潦草飞扬,到规规矩矩、逐渐清秀,就像一个孩子的心事,从乱七八糟到逐渐平静。我曾经不善言辞、不爱交际,正是这些文字,陪我度过了三年叛逆期,给我留下了整整两大箱的日记本和一盒用坏的钢笔。
我与写作从此便结下了深深地缘份,难分难舍,甚至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为我解忧、为我消愁,陪我欢乐、陪我度过每一个重要时刻。
当文字走进我的生活
2014年大学毕业,没有任何疑虑,来到当地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从基层干起。参加工作至今已有9年,虽然过程曲曲折折,但因为文字,让我不知不觉地坚持了9年。
2018年,那个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小姑娘已经不再相信梦想,曾以为的天马行空的未来已经被现实打得稀巴碎。那一年,是我加入公司通讯站的第二年,是我“五年职业生涯计划”的最后一年,就在那一年,我开始写简书,开始做追逐梦想最后的挣扎。
该写什么呢?我每天都这样问自己,每次也是很不走心地草草写点东西。
直到有一天,那些积压的愁绪让我喘不动气,一颗心被绳索紧紧缠绕,让我陷入抑郁深渊,但一丝尚存的理智告诉我,一定要把心事倒出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向睡眠质量很好的我开始失眠,动不动就会哭,感觉不被理解,后来我看书才知道我可能抑郁了。
我开始在简书平台写日记,随时随地,想写就写,沉浸其中。哪怕是在公交车上、在回家路上、在一个人的餐馆里,也许仅仅四五百字、七八百字,只要足以让我释然,便放下手机,安心离去。
就这样持续了一年,我除了在简书写,也用笔写在日记本上,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默默流下眼泪,写着写着就忘了自己在哪里,思绪随着笔下的回忆,一点一点回到过去,回到那些曾让我心痛的谷底,然后一步一步爬出来。
不善交际的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阴差阳错地来到一个文学群,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文友,打开了我重生的大门。
心境改变才是成长的开始
如果说是因为情绪的发泄,让文字走进我的生活,那么,接下来懵懵懂懂的缘分,则是让我决定一辈子写下去的定心丸。
持续一年的抑郁,让我跟先生的关系扑朔迷离,跟同事的关系也变得冷淡僵硬。我心里特别清楚自己可能会面临什么,可我已经改不了什么,只想没心没肺地写文。
每到夜深人静,会有一位远在他乡、亦师亦友的文友陪我改文,从错别字到文章结构,从段落分段到情感升华,从来不喜欢熬夜的我,在这样的交流里甘心放弃一切,投入其中。
我的文字从不足800字,到一千字,从一千到两千,不是单纯的为了凑字数,是为了一个承诺:所有的投稿必须是千字文。是的,我做到了,跟随那位偶然相识的文友改文、写文,让我第一次感觉自己还活着,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2020年至今,我在简书已经写了30多万字,还在尝试写故事、写小说,整个人像是被一股神奇的力量从沼泽里挖了出来,改头换面,彻底放空,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鉴于人事的工作性质,我需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心态,所以抑郁的那段时间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工作状态。得益于那段彻夜改文日子,我的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心门完全打开,工作逐渐获得领导的认可,人际交往也变得越来越自然,在工作上才算刚刚扎下脚跟。
怎样才算成长,我说不清楚,但仔细回味每一次的成长,似乎都有心境的变化。那些痛苦和喜悦、沉默和张扬、惊讶和意外,都成为生活里的一个个电影片段,只有用心,才能体会其中的奥义和滋味。
也许,命运不允许我堕落,才让我遇到了那位亦师亦友的文友--马湖之边,把我从深渊拉回平地;也许,我与文字有天生的缘分,才让我有机会用写作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给灰白色的人生涂上彩虹的颜色。
文字里的人生修行
写作,应该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吧,每个作者的经历不同、理解不同,才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展现。
我喜欢写故事,也喜欢写散文。因为故事总会给现实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一万种解答方式,不一样的对话、不一样的构思会产生不一样的结局,从而给人不一样的警示,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般,通过故事的演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散文简简单单,却能如素描绘画般,勾勒出美丽的雨巷、深情的转角、悠长的古堡……给人无限遐想,又让人情不自禁想再读一遍又一遍。
读一个人的文字能看清一个人的品性和深度,我想,这是文字最真诚的地方。文品如人品,好的文字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那种特殊的心灵默契,只有心境合一的时候,才最能体会其深意。
所以,写文字,就是一场修行,看清自己最阴暗、最脆弱的一面,一天天改变,才能在茫茫大地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和脚下的路,到底在哪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