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突破自己的局限,挖掘自己沟通的潜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进一步优化自己跟他人的沟通效果(尤其是老公和孩子),在自己知识传播的路上,更加轻松、更加自在、更有特色,我听了一节朋友分享的沟通课。
一、这节小课带给我的几点收获
1.合作的本质是:我们一起做,而不是你按照我说的做。
在当前的教育中,这句话太实用了。我们有很多孩子被家长教育成了听话的孩子,而不是合作的孩子。家长说什么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他们甚至很少自己独立做选择,他们大多时候的选择都是父母的意志。这种听话的孩子小时候虽然在家里、在学校很受欢迎,但是他们长大后呢?他们面对社会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那时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2.每个孩子和父母都有一场战争,孩子赢了是喜剧,父母赢了是悲剧。
我妈妈是个很好的妈妈,勤劳吃苦有担当,但也是一个强势的人,她很多方面都会限制孩子,更多的注重她自己的感受,当然她也成功了。结果呢,我和哥哥们很多的潜能被扼杀,否则今天的我们可能会更加的优秀呢!
3.富足心态和匮乏心态。
这两种心态的形成源自于小时候对孩子的教育。我的女儿今年高三,女儿是个阳光、上进、开朗、热情、好心态的姑娘,很独立,从小到大都特别让我和老公省心。就说一点吧,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给孩子辅导过作业。每当我跟朋友分享到这一点,我的朋友们都会大跌眼镜,他们甚至都不相信,惊呼怎么可能呢?因为作业是他们永远的痛。就这样一个孩子,今年寒假也和爸爸发生了不少冲突。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家里学习,我女儿也在家里上网课。自从上网课开始,我家老公就多了一些看不惯:一边看着网课,一边放着手机,偶尔还拿着手机老跟同学聊天,老公焦虑了。两个人就手机问题发生了多次争执,孩子觉得她手机放到手边儿,更方便,每当遇到重点内容拿起手机就可以拍照,每当同学或者老师那里有重要信息过来的时候,也可以及时看到,而老公就认为手机放在手边真的是影响学习,结果两人就因为这个问题发生多次冲突。我从中沟通似乎也没有得到特别解决,只是老公暂时的压抑妥协。今天听完我们这节课后,我知道这里边有老公的匮乏心态在,女儿手机放手边让他觉得恐惧,尽管嘴上不承认,但他内心是觉得只有上名校孩子才能有更好的前程。

二、这节小课激发的“学以致用”
故事一:洗袜子
袜子泡在盆子里快一天了。如果是往常,我会说,”袜子泡的久了容易滋生细菌,容易有不好的气味……顺手把它洗了,不正好放松一下思维”
现在,我会语言比较简单。
我:闺女,盆子里的袜子。
一会儿等上厕所的时候,盆子里的袜子已经不见了。哈哈!已经晾起来了。

故事二:上厕所
女儿上厕所也喜欢拿手机,不自觉的时间会比较长,我以前也会说:”唉呀,蹲的时间长不利于身体健康等等”
我:闺女,我要上厕所。
很快门就打开了。

呵呵!学习沟通,沟通就越简单,越简单越容易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