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婚姻育儿
孩子的冲突,我们该介入多少?

孩子的冲突,我们该介入多少?

作者: 三世织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3:52 被阅读7次

    同一天,发生了两件事。

    朋友给我发来微信,是两张截图。里面是关于她和孩子班主任的对话,她的孩子,被同班同学的家长投诉,踢人。

    这件事发生于昨天,朋友的孩子回来说,他的脖子被同班同学掐红了。

    孩子的爷爷奶奶当场火冒,要去跟对方家长理论,爷爷放言:必要时,我要跟他干架!朋友很理智地在家里平息了此事,认为孩子的打闹,只要不是恶性,就算了。

    谁知还没过去一天,剧情就反转了,孩子被对方家长反咬一口,踢人在先!但孩子坚决表示,这是没有的事!为此,朋友开始来气了,留言给我,此同学全家的诚信有问题,不会就此了了。家里老人更是按奈不住,分分钟要立仇家的节奏。

    下午,在城市的另一侧,某棋院的大门外,熙熙攘攘,家下们守候着比赛的孩子。最后一局比赛已结束,但不见邻居的孩子出来。这时电话响起,是会场内的孙女打出来的。

    “奶奶,我输了。对手下到一半不愿意下,裁判过来看,然后就判我输了。”

    这是最后一局,很关键。如果这局赢了,孩子冲段成功;输了,就失败了。

    邻居回话,“怎么可以这样!你等等,我问问!”

    随即,邻居向会场内一相熟的裁判了解。得到的答复是,他去协调过了,但由于不是该赛事的当值裁判,只能尊重副主裁的判决。

    孩子跟裁判各执一辞,邻居迅速判断,肯定是因为孩子已经不是赛事主办棋院的学生,所以裁判偏帮对手。她的这个讲法在现场的家长圈中引起了一些骚动。有家长回应,他的孩子在早上的一局中也出现争议,最后重下。邻居旋即在现场及主办方的微信群中,发起多条信息要求重下。用词语气相当强硬,无商量余地。

    最后,主办方维持原判,没有重下。孩子三胜三负,无缘升段。

    若然你是事件的家长,该如何处理?

    孩子慢慢长大,在跟这个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外人发生冲突。我们作为第一代互联网家长,已经不如上一代的“幸运”,把自己淹没在没日没夜的工作中,留给孩子去处理自己的事。可能自小我们便习惯了处理自己与同龄人的冲突,到了自己当家长时,好像就也放不下这个“瘾”——对于孩子的冲突,必须要主导事件。

    主导没问题,但万一你的方法是错的呢?

    孩子的冲突事件,应该分恶性和非恶性。对于事件一,如果对方孩子是故意把人往死里掐?事件二中,如果对手技不如人故意耍伎俩,同时主办方又配合歪曲赛果?我们首先要定性。如果确定是恶性事件,那家长必然全力介入,这是无可厚非的。普通的孩子,是不能独自处理恶性事件的。

    然而,孩子的生活中,有大半,可能都是非恶性的冲突。

    非恶性,指的是孩子接触的初期是善意的,后来因过度兴奋、或不当的肢体动作、言语,带来了冲突甚至身体伤害。

    非常容易分辨。

    回到事件一,是很典型的玩耍冲突。男孩子尤甚。特征是,孩子玩的时候,大人没看到细节;产生了伤害,孩子各执一辞,都认为自己有理;有孩子在冲突过程中受轻伤。作为家长,在这个时候,放下“拼死为孩子讨回公道”的姿态,先回答自己一个问题:“处理的关键是什么?”保护孩子,莫过于保护身和心。孩子常有的玩耍冲突,身体创伤一般只是皮肉伤,不足挂齿;关键是,如何处理“心伤”?残酷的答案是,假设双方家长事后都不介入,那么孩子其实不会“心伤”的。孩子呀,神经比小腿粗,转头就拍着肩膀一起走了。然而大多数时候,受伤孩子的家长肯定不会默不作声,这时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也是受害者,真相扑索迷离。孩子的玩耍,真相,其实真的不重要;因为,你可能永远搞不清楚。

    如果我的孩子很明确地,是犯错在先,那就诚实道歉;在理的家长也请见好就收,别得理不绕人。

    如果真相无解,那就请听从中间人,一般指老师的判决。若然判了自家孩子有错,就考验家长如果喂下这粒苦果了。自家孩子可能真的有冤,但我们千万不能煽动这种情绪。学会接受不公的现实,何尝不是一种“经一事长一智”呢?

    上述事件二,相当于事件一的发展版。邻居跟许多受了屈的孩子家长一样,发现事件一旦没有按自己争取的方向发展,便质疑调解人的态度。这种理据不足的预设立场,不但无助于找出事实的真相,还让孩子产生错觉:原来老师、裁判都是骗子!

    处理孩子冲突,要防止让这场冲突变成家长的竞技场。

    回退一点,当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否还能如上述的冷静理智?

    我们都需要好好锻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冲突,我们该介入多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fk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