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公园前202年,在今天安徽灵璧县的南面,古代时这个地方叫垓下。
在垓下空旷的田野里,乌云密布,大地如死一般的寂静。这是个你死我亡的、魔兽角逐的战场,几只跳着华尔兹的乌鸦打破了天空的寂静,他们告诉同伴,一场人肉盛宴即将开场。
谁都不曾想象,曾经叱咤风云的项羽已经兵少食尽了,被刘邦调来的三十万大军重重包围。
此时对刘邦而言,胜负已无悬念,然而要捕捉一头被困的猛兽也绝非易事。一不小心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那就干脆按兵不动,就这样变态的欣赏困兽的挣扎,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夜的帷幕慢慢拉开,从远处的山谷里传来一首古老的楚地歌谣,项羽惶恐,难道刘邦已经攻占了家乡?为何他的士兵中那么多楚地的百姓?
这哪里是一首歌谣呢?这分明是一首召唤亡灵回归故土的序曲。
今夜无眠,项羽夜起,和她的挚爱虞姬做最后的道别。很多人要问,虞姬是哪里人?芳龄几何?史书里都没有记载。我想虞姬应该只负责貌美。
关于项羽,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学书不成,按照他的观点,读书写字只是用来记录姓名的,除此以外没有半点用处。
按理说,项羽其实是不会写诗的,更不可能出口成章,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光景里,他唱出了一首让中国文学史绕不过去的悲壮之歌。
这是怎样的一股力量呢,正如即将过期的礼花最后一刻释放出了它的绚烂。
“力拔山兮气盖世”,对于项羽来说,力量就是他的信仰,力能拔山,气能盖世。史记有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豪气过人,吴中子弟都怕他。
在项羽的心里,他认为没有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曾经跟刘邦说:“天下大乱,就是因为我们两个人,不如我们单挑,一决雌雄,不要让人民跟着受苦”。汉王摇头一笑。
然而眼下,空有一身力气,连自己心爱的女人和一匹战马都保护不了,这可能是项羽永远都想不明白的问题。是时机不利吗?连乌骓马都不跑了。还有你虞姬,我该拿你怎么办?

项羽在军帐中反复唱着这首歌,泪如雨下,身边的虞姬轻轻和着,泣不成声。
这个时候项羽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带着八百士兵连夜突围。这里有一个问题,项羽有没有带上虞姬呢?查遍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我们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根本容不下一个弱女子,汉朝有一本野史叫《楚汉春秋》,说虞姬在那个晚上还为项羽赋诗一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想想还真是糊涂,这首诗太荒唐,好比是一个法医在虞姬死后草拟了一份遗书,还拿起她的手,强行按了个手印。
后续的戏曲电影里,将这一段历史演绎为霸王别姬,让虞姬自尽而亡。我感觉这是中国文人的贞洁癖在作祟,一个女人从一而终这才是有节操的表现,不想这样死也要这样死。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合理的结果。
如果今天有人问虞姬是怎么死的,我想说应该是被中国文人给逼死的。虞姬或许根本没死,在刘邦的帐下她也可以好好活着。
你项羽相信力量不相信爱情,那凭什么让虞姬相信爱情,不崇拜强者呢。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重情重义的项羽,愿意这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项羽在紧急关头抛弃了虞姬,在生命和女人之间,他选择了生命。
一个女人在项羽心里或者根本不算什么,他曾经屠城咸阳,火烧秦王宫,大火三月不灭,同时还抢走了宫女和财宝,或许虞姬就是这些女人当中的某一个。关于她的魅力或许都是后人杜撰的。
历史故事夹杂了太多诗意的叙述,当事人恐怕只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再说项羽带的这八百人,连夜潜逃,过了淮河就只剩一百人,这时刘邦才发现,立刻派了五千人马追赶。
谁说天无绝人之路呢?项羽就遇到了,他们跑进了一片沼泽又折回去,领先的优势没有了,被刘邦的士兵包围,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九个人。
项羽四面突围,用最后的力气跑到了乌江边,遇见了一个掌管船运的亭长,亭长建议项羽乘小船过江,日后卷土重来。项羽羞愧难当,说当时带着八千子弟出来,如今只剩一个人,没有脸见江东父老乡亲。为了报答亭长的恩情,就把乌骓马送给了他。
来说说这批乌骓马,它是匹黑马,浑身油亮,伴随项羽南征北战五年多。有传说言这匹马曾日行千里,所向无敌,史记也就仅仅记载这几句。然而后代的文人哪里肯罢休呢?马的主人都死了,虞姬也死了,乌骓马没有退路,只有死。
后来的小说故事戏曲当中,又增加了一个情节,乌骓马坐着小船,行至江中,乌骓马一跃而起。跳入江中,不知所踪。
要是今天的导演来拍这个电影,一定会给乌骓马一个慢镜头的特写,用跳水的专业术语那就是,向前翻转两周半,转体三周半,屈体入水。不得不说中国文人的贞洁癖真可怕,又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
再来看看的战场,项羽这边只有二十九个人,要对付五千人,要是在好莱坞大片中可能会是小菜一碟,但放在现实里,极其不可能。
刘邦的队伍将项羽团团围住,就像非洲大草原一群猎狗包围一只受伤的雄狮,刘邦手下有一个人叫吕马童,他曾经是项羽的部下,项羽就对他说,你是我的老朋友,我把头送给你,于是项羽挥剑自刎,这群猎狗一哄而上将雄狮的尸体撕成五块。刘邦就给这五个人封侯加爵。
这件事,包括这五个人的名字,在史记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一场厮杀结束后,乌江两岸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血液陷入地愤,弓箭陷入泥土。高山无语,大河静流。他们看淡了人世间的一切幸与不幸,只有飞过这里的乌鸦吞咽着口水。
我们今天所讲的项羽,他是一个力量的信仰者,最终却被力量毁灭,死得其所。
在这一场较量当中无所谓善恶,我们只看到欲望的冲突,真正让你震撼的或许只是那个有着强大生命意志的个体,他面对无奈的现实发出的吼叫,这就是垓下歌,残酷而自足的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