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生漂泊的芦苇

作者: 吴木杉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11:31 被阅读0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白露凝结成霜的日子,一人,一舟,穿越重重苍茫的蒹葭去寻觅心上人。但不知为何,总是隔着一江秋水,爱而不得,就像暗恋时漂忽不定的心情。

也许我们都曾读过《诗经》里这首美丽的诗,但什么是蒹葭?

➊ ➋ 图片来源于「民二庭 摄」

蒹葭,就是芦苇,又称芦花。它依水而生,入秋变黄,花开如雪,纷飞时宛如梦境,仿佛道不尽的思念情深。

芦苇最美的是姿态。它很飘,像一个飞舞的精灵,飘在幽静的池塘水泊边,飘在诗人的案头笔尖上,飘在游子离愁别绪的心间,飘在你我热爱的人间……

图片来源于「钓雪翁 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蒹葭泛月

总有飘逸在水边

赏芦苇,最美当是夕阳下,月夜里。

民国诗人郁达夫,去杭州西溪玩时,特地跑去秋雪庵,因为那里有一大片芦苇花。据说,秋雪庵的名字,正是因为芦苇花开如秋雪纷飞,便从诗句“秋雪濛钓船”中取名为“秋雪庵”。

然而,那天郁达夫去的不是时候,芦苇并未开花。只见夕阳斜照,光晃荡在瘦长的芦叶、芦杆上。虽说没有秋雪的意境,可是郁达夫一行人却觉得“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图片来源于「小鸭 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郁达夫问老僧人,芦苇什么时候会开出全白的花?老僧人微微一笑,“那就要等到阴历十月,如果有月亮,那更美。”

后来,郁达夫有没有再去看一次月光下的“秋雪”,我们不得而知。但徐志摩见过,因为他的诗回忆了那一刻:“这秋月是缤纷的碎玉,芦田是仙家的别殿;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我映影在秋雪庵前。”

水的妩媚,月的温柔,芦的飘逸把自己包围其中,所有的烦恼都仿佛被涤荡,身心仿佛也跟着放飞。

蒹葭泛月,飘逸的美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想要飞翔的心。

图片来源于「浙江阳光视觉 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秋芦飞雪

离愁飘荡在心间

欧阳修曾说,“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但,人总因草木而多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每到秋天,芦苇就仿佛听懂人们对这个季节的感受似的,纷纷变素变黄,又从瘦瘦的枝骨上生出一簇簇白花,随风飘荡,更添萧瑟。

因此,芦苇也常常成为离愁别绪的代名词,被人们写进思乡送别的诗词里。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于「拍鸟的亦诺 摄」

送别朋友时,是李白的“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秋风凉爽,芦花翻飞,如同各处漂泊的我们,此去经年,何时能再见?

自己漂泊时,是白居易的“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停舟的地方正有一片竹林,一丛芦苇,不禁想起了离家那天,也是这样的秋水惆怅,这样的芦花飘雪。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于「一日一曲 摄」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将至,你想家了吗?

秋芦飞雪,不知要被风带往何处,就像匆匆离家的我们,不知命运要把我们推向何方。

幸好还有这纷飞的芦花,假装它模糊了我们的泪眼,掩饰飘荡在我们心头的离愁。

图片来源网络

芦苇有根

恰如你我飘世间

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因为人和芦苇一样,脆弱又坚韧,渺小又倔强。

秋天的傍晚里,抬头是天高云阔,低头是连绵一片的芦苇荡,仿佛背后总有秘密。那白蓬蓬的芦花,天真烂漫地四处乱舞。暖黄色的阳光下,既心动又心碎。

图片来源「草堂 摄」 图片来源于「拍鸟的亦诺 摄」

芦苇是脆弱的,它只能随风起,依水生。然而,它坚韧,懂得为风低头,留下最美姿态。

它渺小,所以从不和世界逞强。它美丽,所以从不在春天争艳。芦苇总在秋天兀自美丽,在风中勇敢飞翔,在四季自由生长。

图片来源「南洼竹园 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家周国平说过,“人这脆弱的芦苇,是需要把另一支芦苇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我们都是飘在世间的人,像芦苇飘在水间。但,只要有根,总会让你有梦可依,有心可归,那也许是故乡,也许是爱人,也许是理想。

图片来源网络

岁月可将我们雕刻

生活可将我们搓圆揉扁

但只要像芦苇一样

牢牢守住自己的根

懂得坚韧与谦虚

我们依然可以迎着风微笑

看着夕阳落泪

为美丽的世界心动不已……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人,是一生漂泊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白露凝结成霜的日子,一人,一舟,穿越重重苍茫的蒹葭去寻觅心上人。...

  • 人是思想的芦苇

    -----读《教师的五重境界》有感 梦泽祥云 当我终于看完《教师的五重境界》的最后一篇《这一生,至少当一次教育的傻...

  • 别怕归于尘土,归于沉寂

    人漂泊很容易,离开家到哪里都是漂泊。漂泊之后寻求的也不过是回家,只是回的家不再是那个家。仿佛我们一生的追逐都是母...

  • 静谧的港湾

    作者/龙五一 渔人的小船, 在河里漂泊, 绿色的芦苇, 在岸边婆娑。 水清澈, 犹如人的心灵, 垂柳下的那人, 不...

  • 桥歌

    月照亮回廊, 雾笼罩牧场, 诗里的飘逸就在这片土壤。 风吹芦苇作响, 看到波浪, 闻到稻香。 云遮住月亮, 人漂泊...

  • 苇棒

    芦苇,别称,苇,芦,芦芛,蒹葭 我国古代人们通过芦苇来抒发春去秋来的时序之感、江湖流转迁徒的漂泊之感。还通过芦苇来...

  • 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

  •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分析问题的思维: ① 说清楚是什么,即现状差 与大多数人一样,面对毫无掩饰的事实就会感到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紧张情绪...

  • 人是能思考的芦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

  •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想一想,你是不是没有什么浓烈的兴趣爱好,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一下子吸引你,没有那种让你提起兴致眼神一亮的事情,没有那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是一生漂泊的芦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nz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