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游随笔专栏美文随笔散文
商帮会馆耸“犁头”,联谊互助认“乡音”|洪江古商城传奇③

商帮会馆耸“犁头”,联谊互助认“乡音”|洪江古商城传奇③

作者: 三峡孬张 | 来源:发表于2021-12-13 16:41 被阅读0次
    洪江古商城牌坊

    洪江“犁头”古商城地理位置,聚有“五府十八帮”。为了“联络族谊之情,保护同乡利益”,自清康熙四年(1665年)起先后建立了黄州、江西、福建、陕西、宝庆、辰沅、靖州等同乡会馆。后又相继建立了长沙、湘阴、苏州、南昌、湘乡、徽州、四川、常德、永州、衡州、麻阳等会馆,总数达48座。不同地域商贾,不同地域语言及文化习俗融入洪江,不同的庙会、民俗表演、戏剧演唱、祭祀等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多彩。

    当地谚语云:“华夏商魂天下商,跨过黄河过长江,闯过关东走西口,不到洪江不算商”。来洪江的“外乡人”,无论你姓甚名谁、身份若何、来此作甚,都能惬意地找到自己的“家”。

    黄州会馆

    黄州会馆(木行)

    历史上的黄州商帮,被称“黄帮”,是由湖北黄州府辖区内商人组成的民间组织,其商业活动在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规模庞大。主要经营木材、棉花、纱布、粉麦、茶叶、米谷等贸易。是与徽州商帮、宁波商帮、江西商帮齐名的商贸行业组织。

    黄州商帮在湖北沙市、汉口、宜昌、襄阳、老河口、竹山、恩施,湖南洪江,陕西旬阳,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建有“黄州会馆”,成为黄帮商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历史见证。

    洪江商城内的“黄洲会馆”,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有趣的是,该会馆竟取州为“洲”,大抵是期冀“遇水而发”之意吧。黄帮在此主要经营木材生意,形成规模较大的商业势力,后期成为洪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苏州会馆

    苏州会馆门楼

    会馆,是明清时期旅居客地的同乡人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最初的会馆,是同乡们聚会娱乐,排解乡愁之场所。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会馆的功能逐渐发展为商洽会谈、沟通信息,团结同乡、维护商帮利益的商业机构。

    苏州会馆,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顾名思义,乃苏州商人筹资在洪江修建的会馆。历史上,洪江没有设立行政府衙,会馆作为商界组织,按照商业运作的模式来管理洪江,为商人们创造了宽松稳定的经商环境。鼎盛时期,洪江有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市在此结成了同乡会馆与行业会馆。

    苏州会馆,地段欠佳,门脸亦不阔,但其建筑却颇为奇特,馆门呈“八”字形向外伸展,寓意为“发”,下江人之精可见一斑。

    辰沅会馆

    辰沅会馆(油号)

    辰沅会馆,兴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77年),为辰州府、沅州府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芷江、黔阳、麻阳7县共建的一个会馆,也是著名的“顺发油号”经营场所。洪油业、木材业凭借洪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兴旺发达数百年。鼎盛时期,洪江沅水、巫水之上千帆竞发,“见船不见河,见排不见江”,俱是运销各地的油船和木排。

    常德会馆

    常德会馆

    常德会馆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是洪江较早的会馆之一。这座会馆,流传着一则感恩故事:说是有一位川籍秀才,穷愁潦倒来洪江谋生。那时洪江的北辰宫还是一个茅棚顶的院子,常德有一戏班子住在这里,每天到各处去踩堂戏。秀才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又生了重病,幸遇常德戏班堂主收留,让他抄剧本,或临时充当“加官”。所谓加官,就是开戏前要由一个戴着面具不开脸的人在台上跳几下,祭祀天地鬼神之类的角色。秀才病愈后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当官发财回到洪江,报祖恩于洪江建了四川会馆,报知遇之恩建了常德会馆。

    雍正年间兴建的四川会馆 雍正年间兴建的宝庆会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帮会馆耸“犁头”,联谊互助认“乡音”|洪江古商城传奇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oj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