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愚
从小学就很喜欢刘若英,印象里最文艺把生活过成诗的女孩就是刘若英了,她就像一杯奶茶,温暖清香让人上瘾却不会失控的舒服,曾经的单曲循环,为爱痴狂、很爱很爱你、一辈子孤单、成全……最后都在后来里明白,未必永远才算完全。

还没上映前,就开始单曲循环hebe的《爱了很久的朋友》 和陈奕迅的《我们》
在很久以前,手机还不是智能的,只能用类似现在的老年机发着短信,把每一条无聊又幼稚短信备份下来,内存不够,买了一张16G的内存卡,看了很多遍的内容还能笑出声,后来,手机越来越智能,内存越来越大,那个人却越来越远。
“本来想着以后,有了什么就够”
“到后来我只能够,想象着你们的以后”
谁说矫情呻吟的句子就不戳心……

随着马上就要到周六了,变故很多,突如其来的重感冒、串休上课、买票没座、但依然没有阻挡我去看电影的决心,小伙伴说我“为首映,不要命”这已经成了执念,终于,我带着半死不活的躯体,和嫉妒亢奋的灵魂,坐到了电影院。

故事的开始平凡俗套,同乡的男女主在回家过年的火车上相遇,那拥挤的车厢,“每一次回家都像逃难”的感慨,就这样,被见清和小晓拉进了故事。
和他们一起走过相识、相知、相伴、相恋、相吵、相离、再见、不见……
当时,爱的很深的我们,都喜欢问一句,“要是以后分手了怎么办”嘴上说着分手就怎样怎样的狠话,是因为当时心里笃定不会。
“如果伊恩再也找不到凯莉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了色彩。”所以后来的你们相遇了,世界只剩下黑白。
也许很多人的现实都是黑白的,回忆才是彩色的吧。

电影里最感动的是见清爸爸给小晓的一封信
毕竟缘分这事,能不负对方就好,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那个愿意陪你走完一生的人她要的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家,一个有爱有感动的家。在你人生的低谷期的时候只顾打游戏,她说话也不理睬,她走了,你看着她站在地铁门口,连上去的勇气都没有,所以她离开了你才长大,后来,你有房子了、你有了存款,有了贤惠的妻子,聪明的儿子,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我们了。
人们总是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留给最亲近的人,以为永远也不会走,所以未曾学过挽留,后来才明白,在亲近的人也会离开.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请珍惜我,就像我珍惜你一样。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也许故事本身就不一定有结局,就像沈佳宜和柯景腾的惋惜,像孟云和林佳的遗憾。也许在平行时空里他们都是幸福的。“另一个我们还深爱着, 代替我们永恒着,如果能这么想就够了”
也许后来的林见清不会再说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幼稚却真挚的誓言,但他一定会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后来的方小晓也不会在不顾一切毫无保留的爱一个人,但她会深知生活的孤独也不曾悔过。后来的你们,都会变成更好的你们,或许不完美,但一定是完整的。
一篇观后感,断断续续写了几天天,大概真的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最后,愿后来的我们都不负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