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7日上午弘丹老师邀请我在写作训练营的毕业典礼上做一个简短的分享,我激动得鼻涕都流出来了。但是因为感冒未愈,精神状态不佳,又担心因为加班赶不上群里的直播,我只能以文字稿的形式做一个小分享。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思索了很久。我并算不上很好的写作者,我虽在简书写了十八万字,然而成绩并不美好,粉丝数未达两百,喜欢数近日也才突破一千大关,比起那些一篇文章的点赞数就是我所有点赞数的大神,我望尘莫及。
我不过刚好脑子里有一些想法,加之文笔还不错,形而成文,有那么几篇备受好评外,其他都无人问津。就连有些我自认为写得很好的,阅读量也不过是两位数。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391/8a4398f622d09ae8.jpg)
我经常觉得,简书的读者就像《我是歌手》的观众,我们写作的人像歌手,你好像摸不透他们的心思,但是其实又知道他们喜欢怎样的文章。但是我并不想刻意去迎合和讨好,只有写使自己舒心的文字,别人读来也才愉悦。
我把我的分享简单粗暴地概括为六个字,这六个字其实是老生常谈,那就是:多读,多想,多写。这三个词是递进的关系,也是并列的关系。下面我将一一说明。
一、多读
多读有益,人人皆知。至于如何读,读什么,简书上有许多文章给出了回答,我也就不说他们那一套了,只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通过看别人写的故事,扩大自己的脑洞。
我写过几个故事,小伙伴们留言说我脑洞大,想象力丰富。其实我的脑洞也不是凭空来的,是因为有阅读积累。
这里我就介绍两本书,一本是拉丁美作家科塔萨尔的《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另一本是中国朱岳的《说部之乱》。这两本书都很薄,但是其中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尤其是前者,真的真的真的特别精彩。读完这两本书,你会对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字叙述能力叹为观止,原来文字竟可以如此妙用。
教写作的书很多,但我就是看不下那些方法论。我反而喜欢通过读故事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更加自然,我也不容易犯困。
2、读别人的语言。
好书和一般的书,二者的差别真的很大。这差别体现在各个方面,遣词造句、文章的结构、叙事口吻、写作手法等等。
我以前读书抄笔记,喜欢抄下有哲理的句子。现在我倾向于生动的比喻句,好的比喻句可以让文章灵动得多,积累的多了,慢慢也能为我所用。
这里我推荐一本书《万物停止生长时》,我曾写过它的简短书评及书摘:《万物停止生长时》我忍不住手抄下来的句段,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作者赵志明的语言。
我前段时间读《佩德罗·巴拉莫》,作者超越生死界限、多视角的叙事方式精妙绝伦,就连大作家马尔克斯都是因了这本书才会写出许多轰动全球的著作。这是一本读过一次就立马想读第二次的小说,在此也推荐给大家。
3、培养语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某一段时间内看某本书或者某部电视剧时,你会不知不觉地模仿其中人物的口吻说话。
比如我看《金枝欲孽》,总会冷不丁来一句“玉莹小主吉祥”。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喜欢模仿“你若负了我,我便弃了你,永不相见”。看《红楼梦》和《甄嬛传》时,也会被其中的语言模式洗脑。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我看《中国诗词大会》,也会学着时不时来一句古诗词,仿佛内心的某个部分被唤醒。
所以,多读点好书和好文章,无形之中,脑子被优秀的文字熏陶过,写下的文字也会净化了般,有了进步。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6391/56491d714a1212f6.jpg)
二、多想
上星期李笑来老师在得到app直播里讲到,如果你有一个问题,把它放在心里,时时想,刻刻想,久而久之你就能想出答案。
同理也可用于写作。如我有一个灵感,我成天挂念着它,走路时想,吃饭时想,也许不经意间,我就想出了怎么把它写出来会好看。亦舒师太写小说喜欢用“电光火石”一词,我们想法的形成也往往产生于电光火石间。
这里的“想”,我又分为三小部分,分别是联想、全面地想、深入地想。
1、联想
许多人写故事的灵感都是源于生活。
马尔克斯写故事就是这样,他看到一个女孩在晒被子,把她写进故事,放大了想象,让女孩被风带着被子吹走了。又如他看到烈日下一对穿着黑色衣服的母女,写出了《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短篇小说。
所以做一个忠诚的生活观察家,我们可以发现生活里藏着许多故事的好点子。
2、全面地想
这部分就是想文章的起承转合。
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连接?在心里有一个大致想法后,写在纸上,再慢慢细化,渐成雏形。
3、深入地想
一篇文章不能没有主题,主题是灵魂。所以,构思好了起承转合,就要想想通过这篇文章或者这个故事,你想传达什么?是某种感情?还是某个道理?有了主题,一篇文章才得以升华。
举一个小栗子,我的那篇《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灵感源于一个梦。其实最初我只记得梦的一个片段,就是哥哥找到妹妹说,我是你死去的双胞胎哥哥。醒来后,我觉得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也许我可以写出来。于是想啊想,想好了开头魏二婶流产,想好了兄妹相认,也想好了暗示的细节。可是这样的故事好像没有什么意思,我就只是单纯说了一件事。后来,我想到了一个主题——亲情。把哥哥对妹妹的爱,转移到妹妹对未出生的小弟弟的爱,如此一来,这个故事才变得完整,也更好看。——我到现在还特别喜欢自己写的这个故事呢。
“多想”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另辟蹊径。
比如写书评,有些人会选择写整本书的书评,先概括情节然后谈感想。这样其实容易大众化,也不好把握——我就写不好这样的文章。
所以我会挑选一个点来写,如我读《白鹿原》,写出了《白鹿原》中最打动我的5个地方。又如我读《巨人的陨落》,写的是《巨人的陨落》中没有主角光环的五个女性。
这里有一个小套路,标题中有诸如“几个、几点、几大”字样的文章,会比较好写一点,因为容易把握,不易跑题。
三、多写
小说《非普通读者》里英国女王爱上读书,当她读多了,她萌发了写作的念头。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
读书是一块肌肉,当我们将这块肌肉锻炼得差不多了,我们就会对另一块肌肉垂涎欲滴,而那块肌肉就是写作。
剽悍一只猫有一句经典名言:不去做,然并卵。一针见血地指出行动的重要性。参加写作训练营后,我写的好几篇其实都是老早前就有想法的了,只是我迟迟不动笔。只有当我写下了这些想法,它们才真正属于我。
有时候我回顾以前写的东西,会惊讶原来我引用过这些句子、举过这么恰到好处的例子,如果当初不写下来,未来的我就不会收获这些惊喜。
下面说说我的写文套路,鉴于群里的小伙伴给予我的爱称“四方女子”,我也将其命名为四方套路。其实又是老生常谈的那一套啦。那就是:想好主题→拟小标题→填空→润色。
以我目前阅读量最高的文章为例(羞羞脸)《宿舍生活:这些细节让你的品性闪闪发光》:
1、想好主题:我要写一篇宿舍生活细节体现个人品格的文章。
2、拟小标题:内容分为,总原则、卫生、声响、个人习惯、个人空间、相处模式等。
3、填空:各小标题下一一举例。
4、润色:加图片,修改句子,加一些闪光句子。
然后一篇会发光的文章就搞定啦。
写给训练营的小伙伴:我的写作分享
最后
至于写什么,选择什么文体,这都要依靠多写慢慢摸索。像我写了大半年,十八万字后,我才寻找到大致定位。我是个比较笨的人,所以相信勤能补拙。
不管怎样,写自己擅长的,让自己有话可写,才是最正确的。就像弘丹老师在写回忆录那节课说的那样,写自己的故事我们就是最专业的。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真诚。在真诚二字面前,所有的套路和技巧都黯然失色。有感而发,走心了,文字自然就好。当写作者走心、用情,读者也与你共情。
最后的最后,愿我们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在爱上写作后,不忘初心,坚持写作,笔耕不缀。
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 DAY•20
本文中提到的一些书,都是特别棒的书,给大家做阅读参考。
各位客官,看在小女子码这么多字的份上,赏个赞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