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为北大中文系和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完全可以找一份所谓体面的工作,但是他没有。这源于10年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触动。他的所到之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生意人的身影,不论他们是为了什么目的,而中国作家的笔触远没有涉及到那块。
有大量的世界经验没有经过中文表达,这也是作者做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作者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这也是他的选择,这个选择注定不那么契合现在主流的价值追求,可他依旧义无反顾。
而第二次踏入中亚,有他对前苏联那段历史的感怀,也与作者身处之地的文化发展到某个阶段需要怎么样去看待世界的意识相关。苏联解体后,中亚像一颗失落的卫星,迷失了方向。它在全球化的边缘与大国的夹缝中校正着自己的轨道。
作者迷恋这种挣扎、寻觅的失重状态,而这种迷恋最终又转化为理解历史潮流的渴望—不管愿意与否,作者一直被这种潮流裹挟着前进。因为在30年前苏联还未解体时,中亚和中国有着相似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
而面对十字路口要做出抉择时,我们也可能失落,成为卫星。但我们没有,成为了现在的中国,而中亚像被遗失在时间里的琥珀,久远而又神秘。
能够了解到作者,看到这本书是我的荣幸。合上书后,中亚的画面又一幕幕的在我脑海里浮现,这里有阿尔卑斯般雄伟的天山,也有明镜如眼泪般的伊塞克湖,还有向远处延展的大草原,上面点缀着枣红色的骏马和白色的毡房。
但更多的是变幻无常的天气,是方圆数里荒无人烟的戈壁荒漠,是一切都停留在前苏联时期的破败景象。我在想整日以囊和红茶度日的作者如何过活,而且居住环境和通信方面更是无法想象。
除了靠一点酒精来消解旅途的短暂疲劳,更多的应该是在路上与人的相遇,与人的接触,参与进来,了解他们的故事。在通过将这些现实中人的琐碎日常和故事串联起来,抽丝剥茧般洞悉它内在的机理。这或许就是作者前行的源源动力。
作者的这趟旅行经过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由于签证的问题,土库曼斯坦硬是没去成。在这里,作者遇到了渴望成为吉尔吉斯艾特玛托夫(吉尔吉斯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却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阿拜,他的第一部作品还是在美国出版的;
也有好多如阿丽莎一样带着孩子独守家中的吉尔吉斯女人,她们的丈夫多半去俄罗斯打工后杳无音讯;有在杜尚别偶遇渴望前往中国留学而抓住一切与外国人相遇的机会而苦练中文的男孩“幸运”,后来他真的通过这次际遇申请到了中国的大学;也有在咸海收集卤虫子的山东滨州人…
作为一本游记,它不同于国内大多数已是著名作家而写的抒情和言志的游记,它更多的是对所见之景和所遇之人尽可能客观的陈述,这也是本书深深吸引我的原因,它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思考以及跟随作者的步伐对中亚的探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