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排序挺有意思的,而我怎样认为先不说,我先聊聊一种现象。
①
我觉得普通女人走进婚姻之前得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经济独立。但这并不是指你能多有钱,而是你得有个混饭吃的能力。无所谓是什么!
第二是,你既要有心安理得依赖对方的心态,也要能有随时抽出依赖的毅力。虽然此处可以直接说成“精神独立”,但是实话讲,精神独立是个大概词,好像人人都能明白,但实际具体是什么样的,好多人都不确定。所以我换种说法。
这两个前提的存在就能让一个女人在婚姻中相对幸福很多。
而如果这两个前提都不存在,女人会怎么样?
假如在婚姻中过得堵心不痛快,她不敢过分计较。假如在婚姻中不能平等,她不敢反击。假如在婚姻中被背叛了,她不敢撤退。
会因为没有经济让自己远走或者给自己反对的底气,会因为精神过于依赖,害怕离开这个人。
可是,留下来既痛苦又难熬还没有办法能力去改变对方,怎么办?
女人,是最会给自己找理由的动物了。
绝大多数的理由是孩子。
“孩子还小,怎么可以让他没有家庭?”
“我不能离开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需要我,我走了会给他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要为了孩子留下来,不然他会好可怜。”
说到这儿我就想吐槽一下,你要是敢质疑一个母亲怎么可以为了孩子留下来呢?婚姻不想继续了,你可以选择走人。
她们会立马愤怒的血刀子喷向你!
“你没有小孩你懂什么?”
“天底下哪有不要孩子的母亲?为了孩子我做什么都可以。”
“你有小孩还扔下,真是绝情冷漠不负责,我们可不是你。”
看,这么一说下来,她们立马就变成了十分伟大之人,而你就变成了一个冷血动物。
但,她不离开真的是这样的吗?
为了孩子留下来这个想法肯定是有的,不过她们搞错了一个前提,首先她们是先没有离开的资本,再因为孩子留下来。
顺序别搞乱,意义不一样。
其实以孩子作为借口倒没什么,就怕整日在孩子面前以泪洗面。哭诉我就是为了你留下来的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你要给我有出息啊,我可是为了你啊。
那这个孩子是真的可怜了,因为他的心理能长成“正常人”的几率太低。那妈妈们的悲剧又将制造给下一代。
谁说妈妈留下来就是这个样子?
当然肯定会有少数不一样,但是真的少。
可能对于多部分女人而言,无法撤退就已经失了胆气,面对局面又没有勇气,而低头又没有调整心态的智慧。
而她们内心的愤怒痛苦压抑又需要发泄,所以对象可能大概就是自己的孩子呀。
去向他诉苦、流泪、骂他爸。不停向他传达一个信息,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你。
婚姻不好过而选择留下来的人,内心开明者,少。有,但也减少不了给孩子制造的伤。
因为孩子长大了,可能不会感激妈妈的付出,还会认为妈妈真是一个懦弱的人。
其实哈,婚姻有问题,离不离开都无所谓,主要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怨天尤人者拿不了枪,上不了战场,护不了自己也顾不了孩子。
自怨自艾者抬不了头,看不清现状也摸不清后路,容易自暴自弃。
只有那种有毅力的女人,依赖时可以全心全意,被伤害时能果断收回,选择的时候心甘情愿,结果不好的时侯也怨不得人。
这样的女人,无论最后她是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都能把带给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并且她不会以孩子作为借口,因为她知道做什么都是她自己的行为,与孩子无关。
为母则刚这句话应该说的是“当上妈妈了,遇到什么问题内心都会变得刚强和坚韧,既不失柔软也不失勇气”。
而不是隐忍和卑微,既没有对抗的魄力也失了对孩子的温柔。
②
在上面不好的婚姻中,女人选择了孩子而不是自己,其中精神和物质只是表面现象,我们来谈谈心理。
一个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照顾好自己的人,她无法去向她很爱的人传递正能量。反而她自己内心的压抑、紧张时刻在影响自己的孩子。
在《佐贺的超级阿嬷》一书中,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阿嬷从未向佐贺传递过不好的想法和感受。
而从佐贺的角度来说,妈妈把他放在生活贫穷艰苦的阿嬷身边,是一种很“无情”的行为。这种做法令佐贺的正在成长的身体得不到各种食物的营养,甚至经常饿肚子。其次教育问题也没法跟上。
从阿嬷的角度来说,佐贺的母亲是个“自私”的女人,不顾自己年迈贫穷,还给自己增加负担和压力(照顾年幼的佐贺)。
但从现实和佐贺母亲的角度来看,这是唯一明智而且顾全自己的方式。
她必须给自己腾出精力和空间去生存,去努力赚钱,去养活自己和佐贺和阿嬷。而不是任凭自己感情用事,强留佐贺在自己的身边。
其次,阿嬷豁达的心胸和超脱的智慧对佐贺的影响很大。阿嬷的心态影响着佐贺成为一个稳定而又乐观的人。让他在后来的人生中能从容地去面对和处理好生活的刁难。
何为对自己好?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先立自己顾自己爱自己,他才能有能力去顾好他爱的人。同时对于他爱的(爱他的)人来说,他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就是最好的事情。
所以,婚姻也好,工作也好,一个人在让自己痛苦的环境里生活,怎么能拥有好心态呢?
没有好心态,就无法给自己最想爱的人传递正能量。
就像连岳公号里[人天生必有两个弱点,但你家会有引领者]一文提到:“人是自私的,自私又会令人短视”。
爱自己是私,爱孩子也是私。只私自我,人会变得寸步难行。而只私他人,生活也会变得左右为难。
我向来认为,以感情去思考去捆绑亲人的人,往往没有以“心狠”去选择做事的人过得好。
“心狠”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先爱自己再爱他人。
不然像那种在婚姻里过不好还以孩子为理由无法离开的女人,孩子感受到的一定不是她口口声声表达的爱,而是她的悲伤、痛苦、压抑和不安的情绪。
这不是爱,是伤害。不爱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就像假设佐贺的母亲没有把他送到乡下阿嬷的身边,而是留在自己的身边,那么佐贺感受到的恐怕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母亲心态紧张和背负压力的样子。
那还能有未来心性乐观稳定的佐贺吗?
我想以我的理解表述一下连岳[人天生必有两个弱点,但你家会有引领者]的一句话:爱自己,然后你去生活的方法、精神、远见都能影响你爱的人。
你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对你爱的人来说很重要。
所以papi酱的婚恋观可能就是未来大多数人的会认可的排序方式。
③
身边有一朋友讲述她令人嘘叹的故事,她与前男友分手的原因。前男友很爱她是真的,可是有一个赌博的姐姐赌输了很多钱,前男友帮还了很多次,导致两人即将谈婚论嫁时没有婚房钱。
于是朋友只能忍痛分手。朋友觉得一个不会顾好自己只会付出的人,恐怕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因为是亲人就可以容忍对方和牺牲自己,她不愿意接受前男友对他姐姐这种没有原则性的“爱”。
本来好好的一段感情,就因为前男友只会为家人牺牲自己而结束。我想想也只能遗憾但不认为朋友的做法有什么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作者讲述他母亲(忘了是否是继母)对他和弟弟的做法。母亲只会向他们要钱用,从来不在意他们有没有钱,生活过得怎样。如果他们不给,就想办法逼迫他们给。
刚开始他和弟弟两人确实很困难,也对此很痛恨,觉得母亲非常自私。但别无他法,两人也只能拼命逼迫自己努力去挣钱。
所以,最后他们的独立能力远比同龄人的强,成家立业也远比同龄人好。
作者最后说他曾经确实痛恨母亲的自私,后来感谢母亲的自私,如果不是母亲的逼迫,他和弟弟的成长和独立能力恐怕很慢很慢。
作者的母亲确实是很自私,她要钱从来只为了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过更好的生活。
我当然不是提倡这种行为和方式,只是想表达可能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她的自私成就了两个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的父母,也是那种条件不好的人。他们不好的地方我认为还有一点,就是对自己不大方。就想拼命的挣钱与省钱,想为我和弟弟们多储备一些物质。
其实,我无数次地跟他们强调过希望他们变得自私一点,把钱花在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照顾好,这才是对我们最好的做法和方式。
如果我们未来的生活过不好,一定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能力问题。
所以他们要做的是成为一个好好爱自己顾好自己的父母,未来的生活,我们有大能力就过大日子,有小能力就过小日子。
其实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我们自己,对于我们所爱的人来说,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爱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