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表达都应该被看见,是那日与罗莎聊天时罗莎说的,深以为然。
我觉得分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表达,另一方面是看见。
要不要自我表达,怎么自我表达,对我来说是一个纠结了很多年的难题。
以前我是一个很在乎别人看法的人,“我很在乎别人看法”这一点,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更多的犹豫和不自信。在过去很多的时候,即使是最亲的朋友,我在自我表达前也会掂量一下,“这适不适合说?”,“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困扰?”,“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XXX的人?”……这些想法每次都会成为我和他人交流和表达的阻碍,让我在很多次应该寻求朋友的支持的时候缩回蜗牛壳里。
在工作中有受到不太公平的对待也太不会说,不表达不代表没有情绪,无法表达出来忍着,忍的结果是我不开心,我不开心其实别人也会感觉到,周身的能量也会比较低。
我是那种会不断自我审视的人。即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自我审视也可以算是一种时时的自省,算是不断前进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但是它的的确确让我在很多应该表达的时刻闭上了嘴。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我们的社交圈越来越广,我们之间的连结却好像越来越淡。我们学会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用自己的表达欲和分享欲打扰别人,却同时也关上了他人向我们表达和分享的门。
我逐渐发现,原来所有的觉得不被了解不被接纳的可以被称为“孤独”的情绪,都是我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所有想要表达的都应该被表达,不管那是一段感谢、一些赞美、一滴眼泪,或者仅仅是一句你辛苦了。情绪在表达中传递,快乐在传递中增值,悲伤在传递中贬损,孤独在传递中烟消云散。
喜欢你,积极的表达,不喜欢的也可以有技巧的表达拒绝,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绪,我们都需要被看见。如今,我喜欢每天写文字,文字也是自我的一种表达,我的所思所想,我的喜悦,我的担忧,我的平静,或是偶尔的起伏。所以写作是一种表达,写作能够疗愈自己。
有一次,我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先生并不认同,我发在家人群里,先生说你为什么发出来,你自己看就好。我的文字就是我的“表达”,我的表达希望被“看见”。
虽说在简书日更文章是因为喜欢写,琐琐碎碎的生活,亦或是点点滴滴的所思所想,可还是希望被看见,被了解,我会收集加成卡,关注文章的阅读量和点赞量。
在“自我表达”这条路上,除了自己对自己表达欲的阉割和否定以外,那些不接受或者无视我们表达的人和反应,也是很令人沮丧的消极信号。努力鼓起勇气之后却得不到回应,的确非常容易浇灭热情,然后陷入又一轮的自我否定和封闭。
可事实是没有人有义务去分担和安抚你的情绪,也没有人必须聆听你所有的表达,表达受挫是当然会发生的事情。世界上没有理所当然应该对你好的人,所以对你好的人都应该被加倍珍惜。通过自我表达去寻找那些接受并愿意聆听你自我表达的人,可能就是为什么应该努力去表达的重要原因。
所以说所有的表达需要被看见,我们需要被看见,我们也要看见别人的发声,表达是我们沟通世界的方式,我们在表达和聆听中找到彼此。
表达是最好的看见,看见是最好的疗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