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尽管有去加班、看望家人、接待朋友来访、做学习强国答题等诸事,还是利用早晨和一些碎片时间阅读了这本书的一些内容,现将学习笔记分享给各位读者。
开头和结尾
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的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一致看那下文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强调,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有了中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他说:“有修养的画家并不是画了第一笔再斟酌第二笔的,在一笔也不曾下之前,背着白纸已经考量停当,心目中早就有了全幅的布置了。布置既定,什么地方该下第一笔原是摆好在那里的事。作文也是一样。作者在一个字也不曾写之前,整篇文章已经活现在胸中了。这时候该用什么方法开头,开头该用怎样的话,也都派定注就,再不必特地用什么搜寻的功夫。”
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前要打好腹稿,列好提纲,做到胸有成竹。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作文之法。
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最好的文字完了而意义还没有尽,使读者好像嚼橄榄,已经咽了下去而嘴里还有余味,又好像听音乐,已经到了末拍耳朵里还有余音,那才是好的结尾。
谈叙事
事物两字是总称,分开来是两项,理想是经历一段时间的“事”,一项是占据一块儿空间的“物”。要把“事”与“物”化为语言文字说出来写出来,使人家闻而可知,见而可晓,说话作文的人先得下“化”的功夫。把经历一段时间的“事”化为语言文字,叫做叙事,这功夫并不艰难。语言文字从头一句到末了一句也经历一段时间,经历一段时间就有个先后次序,这个先后次序如果按照“事”的先后次序,这就“化”过来了。
叶圣陶先生认为,世间如果有所谓作文方法,也不过顺着说话想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而已。
以画为喻
就是借画图的情形,来比喻文字。关键是画画的人手腕要熟练。要让手跟心相应,自由驱遣语言文字,想写个什么,笔下就写的出个什么,这才算是熟。
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
文学的木炭习作就是短小文字。一个文学青年也得下一番跟木炭习作同类的功夫,那目标也在乎像而不仅在乎像。如写一点儿感想,你得把握那感想的中心,让所有的语言都环拱着它,为着它而存在。跟画画一样,你能放弃那些繁琐的线条,你能用简要的几笔画出生动的形象来,你能通体没有一笔败笔。
画画不像,写作写不出所要写的,那就根本不成,别再提艺术啊文学啊,那些好听的字眼。在基础上下了功夫,逐渐发展开去,却就成了艺术跟文学。
先在基础上下一番刻苦的功夫吧。
语体文要写的纯粹
语体文就是白话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写语体文要纯粹是语体,正同写文言要纯粹是文言一样。
写话
“作文”现在有的语文老师改成“写话”。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写话是用现代的活的语言写文章,不用古代的书面的语言写文章。
把写成的文章念一遍是个好办法,可以检查是不是通篇上口。
要写得便于听
稿子写完就算数,当然不是妥当的办法。念几遍,看看是不是能够读,大概是必要的。
“上口”和“入耳”
写文章就有顾到“上口”和“入耳”的必要。关键在乎“上口”,前面已经说过,“上口”的文章必然入耳。
“通”与“不通”
讲到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用“通”或者“不通”的字眼来估量。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的适合,“篇章”组织的调顺,便是“通”。
我们写成一篇文章,就无妨自家来考核,不必待教师的批订。我们先自问使用的“词”都适合了么?其次,组织的“语句”和“篇章”都调顺了么?“词”适合了,“篇章”调顺了,文章就“通”了。检验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几遍,就知道如何修改了。
“好”与“不好”
一篇文章里如果具有这两点,大概是可以成为“好”的了,不具有呢,那便是“不好”。这两点是“诚实”与“精密”。
“诚实”就是文字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
“精密”的反面是粗疏平常。
两者必导源于充实的生活。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