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谈写作
叶圣陶:写作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

叶圣陶:写作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

作者: f465da3cfca3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08:05 被阅读9次

    《怎样写作》叶圣陶 著

    跟大师学语文:写作没有秘诀,有了好习惯,下笔如有神助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文学家,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几乎一生都在从事文学和教育工作,在文化界和教育界都是大师级人物,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思考,叶圣陶先生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关于写作的独特想法。

    这本书上的文章都曾发表在各种杂志上,关于语文教学,写作指导还有一些文学常识等等全方位的讲授语文知识。

    写作要诚实面对自己

    人活着就离不开思考,而思考的内容除了通过说出来之外,经过谨慎的思维编排,用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容易被人理解和广泛传播。

    文字是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并非全部为了实际需要。

    想象,创新,情感等等都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文字创作也属于艺术的一种,和唱歌,跳舞,绘画有共同点,写作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宣泄,在写作的时候需要遵守一些共通的规则,才能让写出来的东西既好看又能打动人心。

    思想构成的径路,情感凝集的训练,都是要讨究的。

    如何能够充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是需要经过锻炼的,在做文章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就是“收集素材”和“如何表达”,二者缺一不可。

    素材再好词不达意,没有表现出来也没用。文笔再好,写作手法再华丽,内容空洞没有内涵也不能称之为好文章。

    写作就像呼吸,是一种反映内心的本能欲望,文学除了用来欣赏和增加知识之外,还能够让我们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这就是文学的实际价值之一。

    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发表意见还是表达感情,都需要人们开动脑筋,运用语言文字的组合排列逻辑,才能将自己想说的东西表达出来。

    但是不管写哪一类型的文章,最核心的就是“诚实表达”,因为文字就像说话一样,是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说违心的话不如不说,写和内心相违背的东西不如不写。

    自己的情感是可以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的,勉强写作都不会有什么好作品,不是模仿就是虚假。

    文学创作应该是作者思想的凝练,而不是抄袭别人的东西,创新才是艺术最宝贵的内涵。

    可以是前受到了别人的影响,也可以是看完别人的文章内心有所触动,但就是不能抄袭或者是利用别人的心思去写作。创作因不同而珍贵,因表现内心而有价值。所以写作一定要诚实,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关键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一定非要轰轰烈烈的精彩人生才能写出东西,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生活变得充实,这也是一种能力。再丰富的生活,如果用空洞的内心去面对,那一切也不过是过眼浮云,一点痕迹也没法留下。

    所以要不断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对所见所闻都要养成思考的习惯,调动主观意识去想和联结。

    “随时随地留意观察,是扩充经验的不二法门”

    观察的多了,想的多了,自然就不愁没有东西写。

    关于培养情感,谁都有触景生情的自然反射的时候,关键在是否善于抓住情感碰触的火花,想要情感丰富首先就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是消极思维,那思想也会毫无亮点。

    有了创作的心和思维准备之后,就可以洋洋洒洒的开始写了,结果发现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无法打动。

    就像做菜一样,食材已经准备完毕,但是菜炒出来味道并不如预期的好吃。

    那是因为没有掌握创作方法,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文字,需要围绕一个主旨逻辑严密的从叙述,举例,议论等等各方面展开。

    写之前要做足准备

    写作不难,难的是之前的准备是否到位,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准备够了,下笔就能一蹴而就。

    在世界生活中要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素材累积才能多。观察认识到别人都忽略的东西,文章才能有真知灼见。

    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因为写作是语言的升华,平常说话没有逻辑,用词不当,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会通顺。

    什么叫做正确的语言习惯?可以这样说: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做到这个地步,语言习惯就差不离了。

    用最直接了当的文字将意思表达出来,是写作的基本功。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看起来简单,但有很多细微的差别要自己先弄清楚,这样才能正确的组成没有歧义的句子。

    养成习惯贵在累积,如果平时习惯性忽略周围的一切,只有在准备这做的时候才开始观察,那写出来的东西未必能成为精品。

    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没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清晰的逻辑思考能力,临时拿起笔来写出来的一定是含糊其辞,让读的人人摸不到头脑的文章。

    准备工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出发就没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

    既然写作是说话的延续,那么就要在自己已知的范围内写,抱着严肃的态度。话从口出说过就没有结果了,但是文字会被保留下来,要谨慎动笔。

    作文从实际生活出发,写出来的是自己的心声,而不是效仿别人东拼西凑出来的无病呻吟。更不是华丽辞藻堆砌出来毫无实质内容的文字炫技。随便对待写作的人,对自己的人生也会很敷衍,下笔不能随便。

    累积好了素材之后,就可以从生活中开始抒发自己的情感,随时反省,内心就不会是空洞的,至于文章题目先取还是后取,看自己的习惯。

    作文不该看做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

    会听别人说话也是可以锻炼自己语言习惯,从别人的需要结构和用词中学习。现如今很多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的台词用词都很考究,其实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渠道。

    锻炼语言习惯就像锻炼身体,要有恒心和耐心,我们要求自己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先思考一下句子的结构是不是妥当,用词是否准确。不乱用成语也不含糊其辞。

    文章虽然是语言的记录,但是却也需要通过文法更上一层楼的将意思突出表达出来,毕竟说话过程中,话题会不断变化,但是文章却需要一个主题。

    写作就像画画

    初级的写作是要写实,高级的写作是要写意。

    过程就像画画,从基本功练起,从观察到绘画,描绘每一处自己双眼所见,心里所想。

    想画的好就要从表面看到实质,通过修改来了解哪些线条是必须的,哪些是多余的。

    当技巧成熟的时候,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神韵精髓。

    写作最忌讳的就是长篇累牍不说重点,要凝练和纯粹,读者看起来也不觉得费劲。

    好的文章一方面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如果读起来很拗口或者是不通顺的话,那就不能说是一篇成功的文章。

    为了避免异这种情况,最好是写完了自己从头到尾读两遍,用读者的角度审视文章,将多余啰嗦的部分删掉,不通顺的语序颠倒。

    写文章用眼和手,检查文章可以用嘴和耳朵,让别人读自己听一下能听出不少问题。如果能做到语句通顺,断句合理,一听就懂,那说明这篇文章基本达到了合格的水平。

    从“上口”和“入耳”两个方面来检查文章语句是不是通顺,在平常说话基础上再次进行加工。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上“通”?词用的合适,篇章组织的调顺,便是通

    对于写出来的东西,我们要学会自问和斟酌。

    先把文章写通顺了,才能再看写的好不好。

    修改文章和写文章应该一视同仁,对于有犹豫的地方不能有半点马虎,写作是思想的表现,文章含糊,心就含糊。小毛病积累多了就是大毛病。就连一个标点都不要偷懒乱用。

    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

    文字是思想的记录,心中有好的意思但是写不出来,其实还是没有整理好思路,所以要先想清楚然后再动笔。这样写的流畅读的也通顺。

    边想边写,没想就写,只能算是草稿,需要经过大量的修改和润色才行。

    修改就是让用词造句更加妥当的过程,让句子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思。文字一改,意思就变了,不管是大改还是小改,都不能草率。

    改完之后,还要再读几遍进行检查,觉得没有问题了文章才算完成。

    当下的文章就是迄今为止自己的思想,知识,经验种种累积后的产物,所以平常要从各种渠道多看,多学。

    写东西无非就是把自己经历过和看到的事情,通过思考将想法描述出来,所以在“输入”的时候就要构成有条理的形式,这样在“输出”的时候也更方便。

    写作虽然是创作,但却和生活息息相关,写字谁都会,想要写好,写的令人印象深刻是需要功夫的。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

    多多练习,想要写出好文章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圣陶:写作不该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xb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