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表达的两极表现

作者: 李杨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08:31 被阅读0次

    我注意到,有两种人,分别处于情绪表达的两极。

    一种,在私生活里,尤其是亲人或伴侣面前,总是“好好先生”“好好太太”“乖乖仔”、而在社交场合却时常出现情绪控制的问题。

    这样的例子,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屡见不鲜。孩子当中,有些小朋友在家里被严格要求,哭闹等情绪表达方式不被接纳,到了幼儿园,常常爆发出很大的攻击性。

    有些青少年,在家中常年得不到温暖,在校无心学习,更容易欺侮同学或打架斗殴。

    还有的成年人,出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总是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和正常的表达通道。比如,在父母面前做了几十年乖乖仔,“父母之命不得违抗的观念”根深蒂固;或是在盛气凌人、家势较大的太太面前常常矮半头,内心郁积着一团闷气。在家里做了孙子,在外面就要做爷,逞口舌之快、匹夫之勇,以找回心内的平衡。

    这种情况有很多变异。凡是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内/外”场景的,都会见到这样的状况。比如说在领导面前受了骂,掉转头来拿顾客、拿群众出气。结果只是一时痛快了,过后却受到批评和处分。

    倘若“头痛医头”,对于这类人的问题是永远也了解不了的。因为不明白他们问题的来龙去脉,不认识“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道理。所以才会有所谓的“问题孩子”一说。但“问题父母”“问题老师”这样的话就说得比较少了。而“问题父母”“问题老师”往往是本文所要说的第二类人。

    另一种,看起来和前一种正好相反。在社交场合彬彬有礼、从不生气,看似完美的人。但在他的私生活里(大多是亲人或伴侣面前),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他们大多是关系里的控制者、施虐者,也就是我们屡见不鲜的PUA中的加害者。由于证据的不足,他们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在公开场合一贯为自己树立和标榜的好形象,他们也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亲密关系中的例子,大家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关键字“PUA”就可以找到一大把。但对于PUA的变体,注意的人还不多。在公司、学校中,也有PUA的问题。比如某些老师,对学生冷若冰霜,对校领导热情洋溢;比如某些上司,不关心甚至剥削属下,眼睛只往上看,只考虑怎样往上爬。

    这些人看起来似乎不相关,但本质又是相似的。他们在乎自己的好处,胜过关心别人的难处。甚至为了自己的好处,多方讨好与忍让“上面”,心里郁积的忿懑再从另外的出口倾泻出去。这另外的出口,就看谁更弱势、谁不会影响他在外的名声、欺侮谁不需要付出代价。

    如果说前一种人更令人可怜,那么后一种人更令人可恨,甚至可以用“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来形容。

    在这两极上,有许多中间的状态。但对多数人来说,情绪表达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可是主要偏向某一个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人和后一种人有时共同生活在一起。

    他们的情绪表达方式都有问题。问题主要在于该表达的时候不会表达、不该表达的时候随便表达。

    什么时候是该表达的时候呢?在具体的让人感到愤怒的情境里,需要表达,如果客观环境不允许立即表达,应寻求其他时机表达。但要围绕同一件事。

    什么时候不该表达呢?在正常的不会引发愤怒的情境里,不应该突然爆发自己的情绪。如果忍不住一定要爆发,需要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问题,后续需要努力处理,以便未来减少直至消除这种情况的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情绪表达的两极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s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