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大事发声》上线,窄小的录音棚,朴树穿着宽松的格子衬衣,带着毛线帽,话少,抱着吉他认真的唱着整整一个半小时。《那些花儿》唱完,他停下来想了很久最后一首歌唱什么。
“别的都不想唱了,《送别》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熟悉得旋律想起来,朴树声音微颤,到了B段时,哽咽声……他哭了。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朴树泣不成声,扶着麦克风流泪,音响发出一声尖锐的鸣响,像是在替他诉说什么。
朴树曾说:“如果《送别》是我写的,我当场死在那儿都可以。”
最记得曹文轩说过: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做的就是一篇文章,生死离别。
我们从小唱到大的《送别》似乎本来就有一种特别的催泪能力。其他的讲离别的歌曲或多或少都存有一种此次离别下回再见还是朋友的意思(反正更多的就都伤情歌),但这首歌却似永别。
虽不能知道朴树崩溃大哭的真正原因,却能体会到世间离别的痛苦,成长过程中最直面与最不想面对的就是“离别”吧。
到底是谁和我们说这么残忍的话:从出生开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这个世界告别。
村上春树在《1Q84》里写道: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很宝贵的东西,会一个接一个,像梳子豁了齿一样,从你手中滑落。取而代之落入你手中,全是些不值一提的伪劣品。体能,希望,美梦和理想,信念和意义,或你所爱的人,一样接着一样,一人接着一人,从你身旁悄然消失。
我们与不同的相遇,分离,重逢,永别,拧着一根不回头的神经,做着某个人片刻回忆里闪着光的神经病,一边想着有时候,有时候,一边想着不知道细水长流能向哪里流。
就在不久前,好友卡卡邀我去她家聊天,伴着煮好的红酒还没送入口中,我问她男朋友怎么不在家,她平淡的说了句:“我和他分开了,给我挑身衣服,明天他要从这里搬走,我得be beauty到最后。”
说完,拿起酒杯主动碰了一下我手中的酒杯,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我,没缓过神,还要搭配造型,满脑子都是黑黢黢的一片了。看着放在边桌上二人的合影,我觉得他们长得特别像,一样眯着眼睛,大方的露出门牙,像两只开心的大兔子。
每一次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和他们说:“你俩有夫妻相。”那首“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唱的就是那张合影。那天晚上她喝多了。最后我帮她挑了一套明亮色系的衣服,希望她在今后看到暖黄色,就能想到自己闪耀的明天。她的男友搬家当天,她穿着暖黄色的衣服,拍了张自拍发给我,说:
“每一次的告别,就像死去一点点。”
小时候,为了被抢走的玩具哭得撕心裂肺,却不知道长大就是从失去开始的。
6岁那年,吹着风扇吃冰棍就以为拥有整个夏天。
16岁的时候,被少年吻过脸,就以为和他能永远。
满满的胶原蛋白,为我还剩余的青春时间保着鲜。
又过了10年,26岁的我觉得人生太难走,所以买了很多鞋。
和他走到岔路口,他想停下脚步歇一歇。
一个人奋斗的日子里,挣钱成了人生的重点。
我开始为了看起来好看、得体,忍了不少想委屈示弱的瞬间。
为了还能拥有更多放空的时间,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我都舍不得告别。
又过了些年,被现实逼得还没恍过神的我,就要和带我长大的爷爷奶奶说再见。
我要迎接,要送别,要把嘴角的血擦干净,要把黑眼圈遮的毫不露怯。
接着恋爱一年,不如分手一天。
我为了不与爱人失联,也咬牙放低过几次尊严。
疲惫的生活里,想到离开家的那一天,记忆就回到了原点。
最终都要和年少告别。
没有勇气写下这些年,我们都曾和谁说过再见,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离开”早已在所难免。(被)辞职,(被)分手,(被)换城市生活,企业(被)转型,(被)断舍离的物件儿……等等,纠结于是否离开的过程往往是秘密的也是漫长的。
我为了进入新的工作环境,扔掉了桌上所有摆了三个月也没有用上一次的东西。
我为了进入新的状态,丢掉了10斤的脂肪。
我为了进入下一段恋情,丢掉了那个已经明确知道不可能被兑现的诺言。
在可控的离别前提下,我们思考着这些旧情,旧物带给我们的是对过去的害怕,留着是带给我们对未来的恐慌。
所有值得珍惜的时间、人物、事件,在最后一天都成为最珍贵的,最需要被善待的。
并不是所有的道别都能如我们所想,充满着仪式感,有起承转合的剧本,最后珍重地道别。
有时候,道别是没有剧本的,那些再也不能回头的,不可控的匆匆离别,没有预料的最后一面,像是撕皮见血的意外瞬间。在这个瞬间里出现的时间、人物、事件,就像是一段密码,锁住不同人的故事,“再见”带不来一点愉悦,遗憾、抗拒、焦灼,成为度过期的重点。
一张张都市人的脸孔背后,谁不是小心藏起愁容满面,换一张我很好还能更好的脸去欺骗每一次的不告而别呢?
今年从我们身边离开的人好多,听他们说再见的故事,想起2017年,还有不到15天。
@愚愚:
一个多月前,下午五点左右,阴着天,我去医院跟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说我回北京两天,九号我就回来了,到时候给您做好吃的。父亲高兴的点头说好!
眼看天黑了,父亲催着我赶紧走。临走前我又握了握父亲松软有点凉意的手,九号晚上,是我准备回家的前一晚,却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坏的消息,父亲中午走了……
那天是我跟父亲的最后一面。
@泼墨一碗:
暑假里给一个1949年生人的外教写Email,信中告诉他谢谢他对一个亚洲留学生的鼓励,让我有了很大进步,在学校里也有了自信,期待开学后依然能上他的课。
开学后的某个中午,学姐来教室找我,无意间说道这位老师,她说:
“你不知道吗?老师在假期里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克里斯二丁目:
春节回家,叫着好友出来吃饭,当晚聊得很晚,他说今生无憾,除了没有自己的小孩。
他未婚。他说想去台湾玩。午夜过后各自回家。第二天想想,可以陪他一起去台湾就当放放假,发了微信没回,微博私信也没理,打电话也没接,我也没在意。周一共同的朋友打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和他联系。我随口答道,上星期六才一起吃饭。接下来他的话让我泪奔。他说昨晚他没有征兆的走了。
洗了一些他在朋友圈和微博里的旅游照片,怀着伤悲,带着这些去了台湾旅行。
开始问自己,如果我也今天走了,我的今生无悔吗?
@Flora_Crystal:
有个又高又壮的男同学找我妈借眼药水,说眼睛疼。第二天,他没来。
两个月后,听说他因为脑袋里长了恶性肿瘤去世了。
@80后的伴手礼:
昨天在工作很久的地方正式辞职了。想着和舍不得的同事吃个饭,好好道个别。结果快下班的时候突然下了场大雨。没办法,这顿饭只好作罢。
其实大家都知道,同事这个关系,一旦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了,也就渐行渐远了。
@晚晴先生夏雨晴:
那天淘宝“叮叮”一声推送,送来了打折的消息,我点进去看分明是原价,兴致聊聊的关掉。
今天打开看,它下架了,鲜红的价格成了最后一面。
@La Paloma:
4月4日,樱花开了一路,在蔚山去往釜山的大巴站牌,是最后一面。今天,你晒出了和新女友出游的照片,而我下午还在翻看旧日相册。
我们旅游的照片恍恍惚惚。
@怪解解:
决定离开相爱11年半的初恋。临走那天晚上最后拍了他一张照片。他当时认真的盯着电脑,完全没有注意我镜头的焦点。从此以后山重水远,老死不相往来。
那张照片,我一次都不敢回看。
@沈十六:
2017年7月9日,去学校交志愿,和他站在三楼走廊上聊了几句。那天天很晴。我穿着绿色Tshirt白短裤。他的白Tshirt外套着着篮球背心。我想这是我和我的未成年说再见。
@鹿角:
他说:今天来北京,明天回去,跟你呼吸同一片雾霾。
我说:好不容易来了,见一面也好。
我已经在去见他的路上了。
他说:时间太赶了,下次吧。
我说:好吧,下次来提前说一声。
开唱前朴树轻轻的说:“有的时候,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特别难熬,觉得在音乐里面的生活,即使唱最悲伤的歌也觉得是享受。”
我们向无数人挥手说Hi,也知道总有一天会转过身回头看别处说Goodbye。
可惜我始终不知道,这一句句Goodbye里的Good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来自:Henn kim】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再~会~
作者:广龙师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