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 遇师遇友
图: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感谢原作者)

步入简书,遇见老师, 遇见友人, 在文字中与简友同行,成为我的日常
近日, 由于眼睛抱恙,少了与简书为伴的时光
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眼疾没有缓解且有加重趋势,无奈还是遵从医嘱,少看电子屏,在单位减少工作量,于自己减少了读简书及写文字的时间,除此,我几乎没有更多接触电子屏的机会。不如此,有负于医生的精心诊治及再三叮嘱,有负于家人的脉脉牵挂
不能时时与简书为伴,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落寞 ,来简书也仅仅两个月有余,我却无法割舍这份情、这份爱,任由在我心中汩汩流淌
原来我是把自己的精神摆渡到简书里了,须臾分开不得,几近痴狂
这段时间,每天捧着手机,想看又不敢看,避开家人,滑开手机屏放下,放下又拿起,偷偷看一眼,“简书”的图标还在,心便有几分踏实。实在想看时,浏览一下那些熟悉的专题及简友头像,顿感慰藉许多
由此感到平时的简书时光,应该是曾经的最美,尽管有文字达不到自己渴盼精准的惶惑,亦不乏意中有语中无的彷徨
很是应景,我高中同学,一位自己打拼的成功人士,发来了文艺大师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丰子恺
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都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
自己在想,按宿命的观点,是否命里不该涉猎文字,如此,去人生的三层楼,追寻灵魂的高度?实在是太高了,以我的修为,永远无法企及,何况一层我都没有做好,二层更无法达到,那是文学艺术的独享
即使我想上二层半看看,也得眼中没有泪水,心中没有割舍,情感再无牵念崇仰

三层,是我灵魂超越繁华三千,红尘熙攘后的神往
红尘未央,我无法企及人生的楼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