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看了一部动画短片《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看了以后深为它的意味隽永、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所倾倒,便立即动笔,写了一篇评论。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这个动画短片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我于是庆幸自己刚看完动画片就写了评论,要不然,怎么敢对大师的作品指手划脚呢?看来,有时候信息闭塞未必不是好事。
故事说的是一位不着调的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位如意郎君,便命人在全国贴出告示,告示的大意是:谁如果能做出一件最难使人相信的事,他就将成为他的乘龙快婿,并且还可以得到他的半个国家。于是就有很多人为了夺得锦标做出了许多荒唐事,诸如有的人试图向自己后背上吐口水之类。
其中有一位青年艺术家,制作了一架奇特的大钟,每当整点的钟声敲响,就会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从钟里走出来——他们是神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人——跳舞。艺术家做的大钟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于相信,于是,他无可争议地成为公主的未婚夫。
就在艺术家和公主举行婚礼的当天,来了一个野蛮人,他拿了一把斧子,当着众多来宾的面,粗暴地打碎了把那座奇特的大钟。于是,这个野蛮人超过了艺术家,成为全国做出最难于使人相信的事情的人,当然也代替艺术家成为婚礼的新郎。
婚礼照常进行。当野蛮人挽着忧伤的新娘走过红地毯的时候,惊人的事情发生了——那座被打碎了的大钟的零件一个一个跳过红地毯,很快,大钟就恢复了原状。整点的钟声敲响了,住在钟里面的所有的人和神一齐涌出来,围住野蛮人就是一顿胖揍……
青年艺术家重新成为做出最难于使人相信的事情的人,当然也重新成为婚礼的新郎。来宾们纷纷送上精美的礼物祝他们永远幸福。
这是一个构思巧妙的故事,它妙就妙在由表面的逻辑和潜在的逻辑两套线索构成,而不露出分毫穿凿的痕迹。 这两套逻辑线索一条是童话开篇就提出来的规则:谁做出一件最难于使人相信的事,谁就可以得到公主和半个国家。建造出神奇大钟的艺术家夺得锦标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故事如果就此完结,就不成其为故事了;于是故事创造了第一个转折:野蛮人打碎了大钟,并因此超越了艺术家成为公主的未婚夫。
第二条逻辑线索是从观众内心生发出来的:艺术家制作的大钟,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欣赏艺术的需要,显然代表的是美好的一面;野蛮人出于得到公主和半个国家的目的,使用暴力破坏了人们喜爱的大钟,代表的是邪恶的一面。美好的应当受到褒奖,邪恶的应当得到惩罚,这几乎是每一位观众自然的心理活动。一个高明的故事人必然谙熟观众的心理活动。
故事的高潮部分以观众意想不到的方式创造了第二个转折:大钟恢复了原状,住在大钟里面的哥几个一拥而上,替他们自己、替制作大钟的艺术家、替婚礼的来宾,也替观看这场剧的观众惩罚了那个坏蛋。第一套逻辑线索与第二套逻辑线索在此交汇,它既符合第一套逻辑的需要,也符合第二套逻辑的需要。
由此看来,一个好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作者单独完成的,不如说是作者与观众互动完成的。《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以表面的和潜在的两套逻辑线索的创作,最终向人们表达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含义:艺术是不会被消灭的,即使承载它的形式被消灭,它的灵魂依然存活于一花一叶、一树一石以及当鸿雁飞过,人们的匆忙一瞥之间。
笑逐流觞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著作权声明:除非经作者笑逐流觞书面授权,或者署名“作者:笑逐流觞”并注明出处,禁止将本文全部或者部分转载于任何网络或者平面媒体,否则将可能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