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币车HIT(biche.yaofache.com)大V养成计划支持。
我是一米时光:爱学习、 爱写作、爱跑步;资深互联网从业者,区块链技术忠实拥趸。如果文章内容有不合适的地方,请告知我马上修改或者删除。
“经济学能干什么”,是一个即使是专业的同学都未必能完全回答清楚的问题,普通人可能就更是一知半解了。用百度搜索这个问题,可以搜出大约8,660,000个相关结果,可见这不但是一个热门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维基百科对“经济学“的定义是: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注重的是研究经济行为者在一个经济体系下的行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互动。现代经济学通常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检视一个社会里基本层次的行为,包括个体的行为者(例如个人、公司、买家或卖家)以及与市场的互动。而宏观经济学则分析整个经济体和其议题,包括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成长、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通俗地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它教给我们如何在关键的时刻理性地做出正确的选择。经济学最重要的作用是让人们能够拥有经济学的视角,改变人们的认知,使得人们能够遵从经济规律,并最终做出理性且正确的决策。
有哪几个经济学视角值得我们注意的呢?
第一,有人的地方,经济规律就发生作用。
第二,公平背后是效率的考量,即效率决定了公平。
第三,不仅要考量看得见的,更好考量看不见的。
第四,”事与愿违“背后的正反世界。
视角 一 :经济规律处处发生作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经济规律在发生作用。做为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到今天的中国人,肯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印象深刻。它强调的就是,对于特殊阶段的经济体制,要有中国特色的处置。长期以来,大家都偏向于这样的观点:经济学的分析要对成熟的市场经济才有效,但是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离完善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所以,要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不能用经济学原理,需要加上中国特色的东西才能解释。
早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曾经做为战俘被关押在德国战俘营的经济学家R.A.Radford 就写过一篇《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的文章。文中详细描述了战俘营中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组织和社会现象,最终得出结论就是:战俘营其实就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真实投射。
作者提到:
即使考虑不寻常的经济环境,一座战俘营影射出外部世界的社会制度观念和群体习惯也非同凡想。... ... 事实上,一个战俘物质享受水平的显著提高,不是依靠自身攫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而是通过商品和服务交换得以实现。
战俘营里面的经济现象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
1. 战俘营里面的物品交易
2. 战俘营中的价格与价格波动
3. 战俘营里的货币(香烟)
4. 战俘营里的通胀与通缩
5. 战俘营里的跨境交易
6. 战俘营里的歧视(户籍制度)
7. 战俘营里的舆论压力
8. 战俘营里的仇富情绪
透过战俘营,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有人在,就会有需求在;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他们的需求就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就会有交易;有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有货币就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有货币就有宏观经济的波动,有通货紧缩,有通货膨胀;有交易就有信息不对称,有信息不对称,就会有中间商;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情绪、就有舆论、就有外部性。于是整个战俘营里面的现象,跟战俘营外面所发生的现象就是一致的。
如果经济学能够解释战俘营里面的现象的话,它就一定可以解释战俘营外面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我们要尊重经济的底层规律,少一些人为干预的借口。
视角 二 :效率决定公平
当我们提起公平或者公正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会将它和道德和法律联系在一起。但蕴含在公平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却往往被忽视掉。实际上,经济学上关于公平的考量才是公平背后的本质。也就是说,所谓的公平是建立在对全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上而言的。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让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公案:“马粪争夺案”:
案子发生在1869年4月6号的美国,原告请了两个帮工,到马路上捡马粪,在两个小时内,在马路上共堆了十八堆马粪。由于天晚了并且马粪也太多了,拿不走,他们就回去拿车,准备第二天再把马粪拉走。走的时候,这十八堆马粪并没做任何标志。第二天早上,被告看见了这十八堆马粪,就问巡逻的人有没有主人,有没有让别人把这马粪给搬走。巡逻的人告知说,不知道马粪属于谁,也没让人搬走。被告听了以后,觉得这马粪没有主人就把马粪运回去并撒到自家的田里。中午时分,昨天的那两个帮工带着车过来,看见马粪没有了,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被告拿走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闹到法庭上。
原告称地上堆积的马粪,是自己付出的劳动,马粪应该属于他的,被告属于不劳而获。被告称马粪没有任何标记,是堆在地上的,不属于原告,而是属于土地所有人。堆积马粪的过程,只是改变了马粪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他原来的所有权。他拿走的不是原告的东西。
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断案呢? 最后法官将这个马粪的归属权判决给了原告。
判决的理由是: 马的主人已经放弃了对马粪的所有权,所以马粪被丢在路上的最初是不属于任何人。但是,十八堆马粪是由原告以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堆积起来的,而人类无差别劳动创造的就是财富,并且应该属于它的创造者。
这个判决其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意义。让我们假定如果马粪被判给了被告,那么任何没有标记(或者无人看守)的东西,都变成了无主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轻易的把它拿走。这将导致当地人为了保护自己财富所付出的代价非常大,甚至大到足以抵消财富的价值。反之,如果是判给了原告,将向人们传递正向的价值观: 凡是聚积了人类劳动的财富,就不能被别人随便拿走, 要尊重别人创造的财富。这将鼓励人们创造财富,并尊重财富。
让我们再来考量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国际惯例:不管什么犯人,如果罪犯是主动自首的,在量刑的时候都会适当的从轻发落。这个惯例的背后,其实也是效率的考量。按道理说,犯了同样罪的人,量刑应该是一致的。由于自首导致抓捕罪犯或者说处罚犯罪所付出的劳动更少,效率更高了,所以在量刑的时候会更轻。再比如,我们常常说某个罪犯有举报立功的表现,量刑的时候也会更轻。这同样是由于由于举报的证据,使得追究其他人的罪罚的代价大为降低,使得社会效率得以提高。
所以,是效率决定了公平。人世间各种制度的安排,都是面向未来的,看它怎么样指导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视角 三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经济学关心的一个最核心问题是比较和选择。要做好比较和选择,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要看见那些看得见的东西,还要尽量去看见那些不容易看见的东西,也即那些需要通过推测才能看得见的东西。
100多年前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了一篇文章叫《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文章将经济学家分为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坏的经济学家仅仅能看到那些可以看见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那些可以看得见的后果,以及那些只能通过推测看得到的后果。这也是经济学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思维:考虑事物要全面,不但要注意看得见的原因,更要考究背后隐藏的原因。
如果我们考虑事情,只是看到事物表面的联系,而并没有认真考察其背后的因果,就很容易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甚至是很荒谬的结论。比较经典的一个谬论是所谓的”破窗谬论“,它讲述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
一个顽童不小心把一家店铺的窗户玻璃打破了,窗户的主人就不得不花钱买玻璃来修理窗户了。这个时候,制造玻璃的工人就有了新的订单,他有了钱之后就会去买面包。而面包工人就可以拿着钱去买盆花... ...。这样就带动了一连串的消费和生产,经济似乎被激活了。
这一理论的支持者认为,破坏本身能刺激经济的发展,破坏本身是好的。
乍一看起来,这个理论似乎很有道理,确实”窗户破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呀。但破窗谬论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它只看到了因为破坏所带来的为应付问题所造就的就业机会。而”看不见的“是,如果我们能够避免破坏,那不得不用在修理玻璃的资源,是可以用来去创造更多的其他财富的。比如说:玻璃窗的主人本来想拿这些钱去为家人购买电影票的,这样电影院的收入得到增加,反过来又去促进更多的财富创造。本质上,破坏本身是消灭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为了修复破坏本身所耗费资源而创造的新财富,实际上本来就可以在没有破坏的情境下得以以别的方式被创造。
同样的,对于春运时一票难求的现象,大家多从道德层面来要求铁道部通过增开火车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实际上,春运本身,如果只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解决,是永远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这么多年过去了,票还是一样的难买,无论你是不是实行了实名制都一样。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非常欢迎票贩子的存在的。因为,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是票贩子提高了买票的效率,至少我不用老盯着手机抢票了。
这就是经济学思维的第三个视角:我们既要考虑看得见的显式因素,更要考量看不见的隐藏因素。
视角 四:"事与愿违"背后的正反世界
经济学家关心的一个重点是,那些人们出于良好的愿望而产生的有害的经济政策,也就是”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很多时候,人们都倾向于相信“好心办好事”以及“美好的愿望会带来美好的结果”。从道德层面来看,我们也更愿意相信这样的逻辑。但经济学教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而不是从情感出发,最终穿过重重迷雾,达到真相的彼岸。
举几个例子来看看,这些年的好心没办成好事的情形。
第一,房价调控,越调越高。大多数人认为,房价越来越高的原因是因为炒房客太多了,是炒房的人将房价推起来了。那么要抑制房价,只有限制投资需求,不让他们炒房(或者增加他们炒房难度:包括降低流动性、提高贷款利率等手段)。这就是我们十几年来不断房地产调控的理由。结果是房价越调越高,高到让人们再也不相信房价会往下跌了。下面是截止到2013年的历届调控之后的房价走势图。
事实上,房价调控是否得当,在经济学届一直充满了争议,但在民众则是喜闻乐见的政策。但调控的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第二,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设立,到底是保护了穷人的利益,还是实际伤害了他们的利益。著名的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
照顾最穷的人,不能给他们过多的福利,那是害了他们,一定要给他们自力更生的机会,要提升他们的教育,要补贴教育,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而劳动合同法、社会福利不是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的。
我写过一本书,叫《中国的经济制度》。书中我认为以中国人多资源少这样的条件来说,目前的资源竞争是好的,是有效利用的。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制度。比如最低工资、新劳动合同法,为什么不让市场自己决定?
实际上,最低工资保障的反贫困效果作用微弱。最低工资会对人力资本产生负效应。雇主会减少在职培训的费用支出,或者削减雇员后续教育的时间。受教育的机会成本增加,势必增加在激烈竞争中择业和再就业的难度。有研究表明,最低工资并没有改变家庭总体收入分配或减少贫困。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濒临灭绝动物保护法的推出,是否真正保护了动物,它们的命运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这就是经济学思维的第四个视角:好心不一定办好事,我们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看到事物背后的规律。
就我个人而言,从我接触经济学的知识以来,明显感觉对所谓的阴谋论不再关心了;对社会中常见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而不是浮在表面上、从情感上看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学点经济学,这对提高认知能力,乃至正确获取财富都有很深的帮助。
PS: 以上观点来主要自于薛兆丰老师的相关音频,还有自己对此的学习感悟。
感谢您的耐心,您的阅读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您的点赞是对我写作最大的激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