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静听着窗外零星的雨点,惊闻外婆过世的消息,一时怅然,深陷沉思。
对外婆的印象,略显依稀,总是停留在幼时记忆中。她略显发福,总是摇着一把大葵扇,不显得严厉。她对我不好不坏,我对她大概也如此吧!大概是她太多子女,太多儿孙晚辈,而我也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也没格外的特殊。

外婆家在一个村子里。不过,村边有一条县级公路通过村口,交通较好。村里,有一条弯延小河,还有很多平坦田垄。小时,每到过年,都要随着家人去探亲。本地的风俗,探亲,都是尽可能多带孩子去,一显得热闹,二也能多得点红包吧!最重要的是,把过年的家禽肉,最肥美的部分带去,显得体面。家父喜欢过年吃鹅,所以家里多带的是鹅肉。过年探亲,不仅要到外婆家,还要到姨,舅等亲戚家。由于分布散远,每每都要留宿亲戚家。外婆子女众多,儿孙晚辈也多。每到过年,她那里特显热闹,大姨,二姨,三姨等等,还有表兄,表姐,表弟,表妹等,真是亲戚众多,难以分辨。
对于探亲,内心并不太热衷,无非一个礼数,并无太多的真情实感。越大,越觉如此。

后来,随家里迁至南宁,求学在外,更少回去探亲,既有空间的距离,更多的是内心的清淡。也曾听到家人过年探亲回来后,传来那边对我怨言。本无恶感,听此,更生分啦!反而,让彼此心生嫌隙。数数,也有将近二十年啦!但还恍如昨日。
听闻外婆过世音讯,初感骤然,渐而怅然若失,总觉得应该写点回忆性的文字纪念一下。虽然,并不是很伤感,但一位亲人的过世,总会让人沉思一些事情。

外婆子女众多,大抵都孝顺,儿孙晚辈也多,也不寂寞。听闻她后来有些腿脚不便,惟此有碍。如今,安然辞世,也算福寿而终,略感欣慰。
人生百年,皆有此役。每大一岁,亲近之人,随时相违而去,不可避免。我常思:只要不是横祸或短寿而殒,何必甚哀。写点文字,寄点哀思,好自生活,大概可以啦!(写于2018.1.3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