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最后十年写《红楼梦》,穷到举家靠别人施舍稀饭过日子。他身上有一部分是宝玉,一部分是刘姥姥,能看到苦难跟富贵的对比。一个人只有遭遇了非常大的变故,才能看到两种不同的东西。如果一生都在富贵当中,永远不会理解刘姥姥这样的生命;如果一生处在穷困当中,也不会知道什么叫富贵。”
《红楼梦》第六回
最精彩的部分在刘姥姥面见王熙凤的这段,以前读时不明白作者写贾蓉出场借玻璃炕屏的深意,今天才明白是为了体现王熙凤对所谓两个侄儿的态度对比。大户人家的人情世故和乡野人家的粗鄙直白,都被作者刻画地十分真实。
蒋勋在书中说,贾府应该要感谢刘姥姥的到来,因为她给死气沉沉的贾府带来了生命力。首次接触这样的观点,读后深思,甚有道理。因为刘姥姥和贾府众人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而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才更能体会贾府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