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清荷要在她的荷风草堂举办一期读书会,说是让大家谈谈张爱玲和董桥。董桥并不是我熟悉的作家,张爱玲倒是我年少时期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早年基本上看过她的所有的作品,只是感觉有点年代久远,书里的故事都有些模糊。在书架上翻找张爱玲的书,倒是想起几件与读张爱玲的书有关的旧事,颇有些感慨。
其一
记得在朱家埠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文学,那时候我和隔壁班来自福建的小艳志趣相投,一起加入学校的文学社,一起读书一起玩,经常腻在一起。有一回我在学校图书馆里借到张爱玲的一本散文集《流言》,黄色的封面,上有黑白色块与线条勾勒出一个着宽大袄子的女人的轮廓,看上去很有民国风。翻开书,就发现它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这居然是一本繁体竖写版的书。这在整柜现代版的图书馆里实在太过神奇,这让我和小艳不由分说的被吸引,而张爱玲的干净利落、机警犀利的文字也让我们喜欢得不了,那大概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文字。在所有的文章里,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书里的那篇小短文《爱》,“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我们把它当作好词好句抄在笔记本里。
图书馆借的书再喜欢也是要还的,但是我一直拖着不还,眼看就要毕业,就谎称自己丢书了,赔了点钱,把书留了下来,最后把它当作毕业礼物,送给了小艳。事隔这么多年,不知道小艳是否还记得这段往事,是否还留着这本书,是否还会背那段话。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其二
毕业工作后,有了钱,可以给自己买漂亮衣服,也可以给自己买很多书,那个时节我的生活节奏就是一边自学考试,一边看各种名著小说,二年集体宿舍住下来,竟攒了满满一个竹书架的文学书籍。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的四本一套的《张爱玲文集》是我1994年9月在临海新华书店买的,关于当年和谁一起去了临海,然后买了这套书,记忆已经模糊,我也是在扉页的签名里才记起的。这一套书基本上包含了张爱玲早期的经典作品,这对我来说如获至宝,到手后不久就看了一遍,并在同事朋友之间流传开来。
隔年,我从集体宿舍搬到服务楼,就把整架书带到服务楼。我住的是顶楼,房子年久失修,一次下大雨,房子漏水,竹书架靠墙放,书架上大部分书都被雨水淋到,《张爱玲文集》也不例外,虽然及时进行清理,但书页上黄色的水渍却是再也消除不了了。
后来又经历了几次搬家,这些书虽然版本不算好,还被水泡过,都舍不得丢掉,一直都陪伴着我,只是近几年很少去翻动它们。为了这次读书会,又重新找出它们,翻开来,泛黄的书页留下的都是岁月的印记。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其三
最后,是在读书会上谈的对张爱玲的作品的感受。
出名要趁早,张爱玲成名很早,二十出头就已经成为上海的新闻人物,而且早期的作品非常的耐读,文章结构严密,文笔细腻,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景物白描、心理勾勒都很精彩。她善于用运比喻,善于用聊聊数语,把一个复杂的情感或者关系或者感觉,讲得很清楚,比如“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又比如“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短短几十字,就揭示人性的本质,真正的一针见血。
我偏爱她早期的作品,比如《倾城之恋》,两个聪明而自私的男女之间的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暧昧,相互试探,相互算计,一个步步为营,一个欲擒故纵,最终香港的陷落成全了他们。张爱玲用一双冷寂眼神看世间所有繁华热闹,言语之交锋、人性之碰撞,在她笔下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致。张爱玲写的几乎全是悲剧,人性中的暗与晦挖得太深,写感情总是毫不留情地剥去种种温情的外表,直接暴露出人的本然,让人看了顿生悲凉,比如曹七巧这一类的人物的刻画,看起来会比较压抑。张爱玲是天才女作家,可惜后来江郎才尽,后面也买过她的《小团圆》《同学少年都不贱》,那种冷漠还在,但再也找不到早期作品的那种奇幻和敏锐。
而我最偏爱的莫过于还是那篇短小的《爱》,短短几百个字,一句简单的“噢,你也在这里吗?”却写尽爱之朦胧、凄美和无奈。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 关于张爱玲的书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