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吃。吃得舒心、踏实,这才是我最在乎的。你们常年在外头忙活,就怕你们吃不好,那些外卖能好吃么?一家人能团圆吃个饭,也要缘分,而缘分这事儿,谁也说不清楚。做父母的,你们跟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赚多少钱,都不重要。我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过得踏实、过得快活、健健康康的,这些得等你们老了,才能体会的到。好好吃饭,不管什么时候,回来就是过年。”
这番话是电影《后来的我们》当中林清见的爸爸说的,田老爷子深沉的语调娓娓道出,不是多动听的音色,也没有几个煽情的字眼,却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从前陪着家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会被长辈夹到你的碗里;
从前陪着朋友,饭桌上嬉笑怒骂青春飞扬;
从前陪着喜欢的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默契在彼此间传递着……
后来呢?
曾经陪着你吃饭的人,现在在哪儿?他们过得好么?你过得好么?你们有多久没联系了呢?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到她的故乡,说胶东半岛吃海鲜,一定要突出一个“鲜”字,离开故乡后,她再也吃不到熟悉的味道。听完后我开始回想自己记忆中最熟悉的味道。
是什么呢?姥姥做的豆瓣酱?妈妈焖的佛手瓜?姥爷带回家的缠丝肉鸡翅?我学会的第一道菜番茄炒鸡蛋?好像都不是,又好像全都是。
就像是《深夜食堂》当中的一句台词:“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生有很多味道无法复制。”好像我最熟悉的不是某一道菜的味儿,而是跟他们一起吃这些味儿时的我们。
几乎每天跟妈妈打电话,她都会问我吃饭了吗,吃的饱不饱,好不好吃。妈妈从不在乎我是不是成绩好或者长得好看,她在乎的,永远只是我的健康、我的快乐。刚开学的前几天跟妈妈抱怨,说是学校的饭菜都太难吃了,我每天都吃得不好,想吃豆瓣酱。妈妈说,等着,妈妈给你做了寄过来。
妈妈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说做就做。自己买了蚕豆挤豆瓣,自己拌调味品,自己腌制,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我就收到了她寄来的豆瓣酱。刚吃一口就有了眼泪,不是因为辣,而是因为,我想家了。
谁不眷念一茶一饭的光辉呢?
谁不想着家里餐桌上的回锅肉红烧排骨凉拌鸡佛手瓜茄子土豆大白菜呢?
偶尔会想起一些曾经的好朋友,那时我们在同样的学校,面对同样的老师写着同样的作业,每天一起吃饭,相约发誓要做彼此永远的好朋友。永远有多远呢?有人说是一辈子,有人说是说出口的那个瞬间,也有人说是彼此记着这个承诺的每一分钟。或许他们都说对了,或许他们都说错了,或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永远。
我只知道,很多年后当我们再次坐在同一张饭桌,却听彼此说着陌生的故事,喜怒哀乐的理解都不能同步的时候,我们之间就再没有了永远。或许你会觉得不就是没有共同语言了,哪就涉及到没有永远了?可是你知道吗,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是柴米油盐,最沉重的枷锁是鸡毛蒜皮,越是在小事上理解不了彼此,就越是没有走下去的底气了。
友谊是这样,或许爱情也会是如此。
还有另外的朋友,跟他们每年最多见两三次,却一直都有在联系着,而且见面了之后不会有丝毫的生疏或者是尴尬。不论隔了多远的时间和距离,坐在一起吃饭时我们还是能够有很多话聊。你的口味没有变,正好我的喜好也还是和从前一样,摆了一大桌的食物配上说不完的话。所谓世间情动,不过就是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话语响叮当。
《匆匆那年》的作者九夜茴说:“不管重来多少次,人生都肯定会有遗憾。”这没错。何况我们的人生哪能说重来就重来呢?
没有早知道,所以更要珍惜当下饭,眼前人。
我不喜欢一个人吃饭,会太无聊;但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一个人吃饭是治愈我一些坏情绪的最好的方式。世界是很大的,大到可以装下一万种委屈;好在世界又很小,小到一顿饭就可以温暖自己。
不想让坏情绪影响到别人,所以会选择一个人默默消化掉它们。坏情绪伴着饭菜咽下,随着汤汁喝进去,就再也不要出来了。我看《饥饿是很好的锻炼》,里面有一句话:“我吃得下一个超市,一群牲口,吃得下一堆梦想和野心。”那么,就用一顿饭的时间,把不开心的自己交接给开心的自己吧。一顿饭结束,世界和自己都会立即变得可爱起来。
因为怕打扰到别人所以躲起来,但是又会因为别人的关心而流泪而开心。
我知道我有些时候会不可爱,所以即便如此还愿意陪我吃饭的人,谢谢你。
“后来”这两字儿,说出口时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思绪。
我知道在“后来”或许我们会离得很远,或许我们会慢慢从最好的朋友变成朋友再变成曾经的朋友,或许我们之间做过的约定会有另外的人来陪着兑现,或许我们还能幸运的守在彼此身边,懒懒地粘着腻着……
不论如何,答应我,你要健康,要平安,要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
��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