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慕尼黑参与设计一德企的高阶经理的训练项目,其中有一部分角色演练,要在国际谈判中激怒受训者然后看他们的情绪反应。因此我们设计谈判中土耳其方因为厌恶前任德方商业代表的傲慢表现而脱口说出:“你们从来就不把别人当人,纳粹!”这是合作的咨询公司根据前期调察访谈到的真实事件设计的。
这个部分在试排汇报的时候被这家公司的高管否掉了,他说,“我知道这曾经是一个历史事实,但是我的经理们无需介入到这么久远的事情中。”他大约六十岁左右,正是我们在跨文化训练中说到的"不要问他父亲在二战中经历了什么的一代。"
内心最深处的迷茫,恐惧与愤怒,谁都不想去触碰。
德国第二大电视台ZDF曾经做过一系列历史纪录片《 Die Deutschen》(德国人,优酷上有带中文字幕的,喜欢历史的不要错过)两季二十集,详细从公元九百年的奥托大帝讲起,每个重要的时代重要的人物和事件都涵盖了,除了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可以给个参考是,在近代历史人物中,这二十集有一集专门讲俾斯麦,有两集中都有马克思,还有一集是专门讲Rosa Luxemburg (她是一战过后非常有名的共产党人,被暗杀。东德时期的很多城市都有以她名字命名的Luxemburg广场和大街)。而在一千多分钟的总片长的系列中,二战大约只有十来分钟。这可能和它的反纳粹宣传法有关系,但是作为历史记录片,是可以用其他形式去客观呈现一些东西的。
即使是今天和德国的年轻人,最好也不要去聊这个话题。从社会立场上来说,承认纳粹的罪行,承认国家犯过的错误,这是共识,德国也是战后反思最彻底的国家。但是大部分外国人不知道的历史,是战败之后,人民的苦难。在德国已经签署投降协议之后,盟军为了报复纳粹对伦敦的轰炸,炸毁了德累斯顿这个历史古城,包括大教堂,以及躲在教堂里已经投降的伤兵和平民。红军进入到波兰和罗马尼亚之后,把在那些国家定居的德国后裔通通赶走,在他们回国的过程中,遇到红军、盟军,经历了最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作为战败国的人民经历的是生存困难和道义亏欠的双重痛苦,这种痛苦的代际传递,让他们在个人层面还是很难去面对这段历史。
2.
我第一次去伦敦很急着去看大英博物馆里面被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抢走的敦煌文物和其他中国宝贝。宝贝固然是看见了,但是它们的标签下都写着某某年代中国文物,某某人在某时捐赠本博物馆馆藏。不光如此,整个馆内没有内容是跟殖民时代以及贩卖黑奴的时代相关的,那段时间的馆藏叫做大航海和大贸易(以军备为支持)的时代。
我也去看了伦敦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海外游客不多,很多当地的学校会带学生来参观学习。里面的展览陈列就更加“政治正确”,大篇幅表现的是妇女权力的兴起过程,监狱人权的改善。总之我读到的近代史和参观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3.
韩国的首尔有它的国家博物馆,2008年我去过那里。里面大部分的馆藏的说明都有三种文字,韩文,中文(这是他们的历史文字)和英文。特别有特色的是,一小部分馆藏的说明只有韩文和英文,没有中文。这些都是跟重大历史发明有关的,比如朝鲜很早就进入到了青铜器时代,青铜冶炼技术世界领先。活字印刷是朝鲜发明的,证据是当成吉思汗的大军要打到朝鲜时,当时的王室自知不敌,于是就把钱全部用来印《华严经》,希望可以获得佛祖的护佑。那个经书就是活字印刷的。插句题外话,当时看到这个说明,我本来还充满了民族主义的愤怒都被这种蠢萌搞笑。看来佛教东传到朝鲜半岛的时候一定是把佛本生记的故事给讲漏了,他们不知到佛陀自己的国家是被外族给灭掉而他无能为力的吗?
4.
看别人的障碍容易,看自己的过去难。一个群体如此、个人更是如此。
5.
不去面对又如何?
我们总以为自己比别人,特别是比前辈的人更聪明更有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历史总是在重复着,直到不断受了成百上千年的痛苦之后群体对这个经历有了一个彻悟,才有可能发生一点点改变。把历史拉长一些放宽一些,就会看到这是个普世的现象。
结果就是,大部分年轻人最终都重复了父母的生活模式,大部分社会都会重复近代发生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