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崔律阅读写作营
2019-05-07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2019-05-07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作者: s萤火虫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5-07 10:20 被阅读1次

【100天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7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3.2 《奇特的一生》生命与时间” 的学习日志。

作业片段:感知时间

1.我的阅读理解:

本片段的两个关键词是:记录&结算&结果

柳翁的记录 Vs 我的记录:

柳翁:56年如一日,一丝不苟记下自己时间的支出,一天也没中断过,就连儿子夭亡,也没能对他的记录产生任何的影响

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心所欲的记录

柳翁的结算 Vs 我的结算

柳翁:每天都要结算,计算出每一件事所花费的小时、分钟数

我:跟随心情而变化的结算,并不是每天都做,只计算部分自己关注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

柳翁收获的结果 Vs 我收获的结果

柳翁:形成了对时间的特殊感知,即使不看表也能精准感知时间

我:认同这种做法,却一直做不到,收获的除了自我怀疑、焦虑,好像没有其他的了。

通过以上的对比和反思,突然发现,自己每次傍晚小睡或早上的回笼觉,想睡20分钟,一旦睡下便很难起来的情况,或许一方面原因是对时间的感知还不够,所以对时间的把控,并不是以个单一的技能,而是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的。先坚持做好单点,整体才有可能更好。

2.我的课后实践:

(1)在今天的片段书写过程中,运用了关键词+对比的方式,感觉很清晰,而且对自己触动也蛮大的

(2)坚持做计划和结算,这两天都在讲做计划的重要性,但自己依然没有行动起来,但内心其实知道自己是该做什么的,所以及时没有落实到日清单中,也并没有感觉很焦虑

(3)以前下班到家到吃饭直接的一段时间,一直不知道做什么,经常做到沙发上刷刷手机时间就没了,昨天回到家边跟孩子聊天,边收拾家务,感觉很不错,这个做法可以延续下来,回家可以先收晾衣架上的衣服,洗孩子需要洗的衣服(如果需要的话),有时间可以再收拾一下家里的某一角。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任何想说的话:

(1)感觉在读原文时是一种阅读理解,读崔律对原文的讲解,又是另一种阅读理解。

读原文时,是要关注原文的意思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读崔律的讲解,是关注崔律的讲解思路,以及崔律看到片段后所关注到的点,对于昨天的片段,即使听了崔律的两遍讲解,如果我去做分享的话,估计我还是不会像崔律这样去讲,因为对生命部分的讲解,感觉自己hold不住,没有那么高的认知高度。

通过到自己的理解和崔律解读,发现对于片段从哪个角度去讲解,在不偏离原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分享主旨,讲解方法也会不同,而讲究方式和内容,是为整体的分享目标服务的。

5.【学霸题·复盘】我的阅读日志VS崔律的讲解:

我的亮点:条理清晰,逻辑性较强,很顺畅,运用对比的方式从三个人到三类人到三种做法对应的不同结果,而且还分析了为什么大部分人不愿去做分析,虽然之前听崔律讲解过这个片段,但写的时候几乎把崔律讲的思路都忘了,按照自己的思路,也写出了自己相对满意的片段。

崔律的亮点:

①用三个关键词+2组对比,将片段进行串联,三个关键词:生命、几乎、总结,2组对比:牛人们做总结Vs凡人回避总结,管理工作时间Vs管理全天24小时;

②讲解生命关键词时,由抽象(对生命的感悟)到具体(时间)到在具体些(三条线(类似手掌纹):事业线、生活线、个人线,在三条线上所花的时间),再回扣到片段开头时间价格更贵的点。(ps:从崔律的讲解中我看到了对于不太理解的点除了不去理会之外,还可以先讲重要的内容或者自己想讲的内容,到最后再回扣一下时间更贵这个点,与古人对比,其实我认为时间单价这个点,即使不回扣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③在讲计划时,链接到日清单,而且还考虑到新伙伴(没有接触过日清单的伙伴),并强调做计划的重要性

④通过对比牛人做总结和凡人回避总结来进一步说明总结的重要性。做总结,用于面对赤裸裸的世界,优化自己的时间。用放大镜看世界

⑤管理工作时间  Vs 管理全天24小时,潜台词——“喽”,调侃

我要改善的点:①片段收尾,反复读了几遍自己昨天的片段,整体思路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感觉不好的地方在于收尾部分,有点戛然而止的感觉,如果再加个结论,或许会更好。然后需要学习崔律在讲解过程中,不仅思路清晰,而且每个点都讲解的很到位,内容丰富却不啰嗦。而自己现在如果只列框架的话,就容易吃掉很多内容,或者一时反应不过来。

给崔律的建议:暂无

【原文】P44

不管怎么样,从1916年到1972年他去世的那一天,56年如一日,柳比歇夫一丝不苟地记下了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篇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时间之神克罗诺斯不也是这样嘛,不也老是挥舞自己的鞭子,一次也不放过。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柳比歇夫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这本身便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这样的日记,单单它的存在,说不定便是独一无二的。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嘀嗒嘀嗒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一—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2019-05-07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07崔律阅读营·Day15-3.2 日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es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