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两个人因为3乘以8的结果争论不休,整整吵了一天。一个人说3乘以8等于24,另一个人说3乘以8等于21。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相争不下,就告到了县衙。
县官听完他俩的诉说之后,二话不说便将说三八二十四的人拖出去打了20大板。那个人委屈地说,“明明是他蠢,为什么要打我呢?”
县官回答道,“你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你还说你不蠢吗?不打你打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和不讲理的人较劲,否则,最后受伤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十张嘴说不过一张胡说的嘴。遇到烂人别计较,碰到破事别纠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904/d80cf4f29c5552cb.jpg)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因此,辩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辩。与亲人争辩,即便赢了,也会生了嫌隙,远了关系。
被誉为圣人的孔子也不赞成与无理的人争辩。记得他与弟子间发生过一个“三季人”的故事:
一日,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
突然来了一个人,问他说:“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学生点头称是。
那人又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应该也很博学。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的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四季。”
那人却摇头说:“不,一年只有三季。”
结果,两个人为着一年有几季的问题争辩了半天。
这时,孔子过来了。
那人也问孔子:“一年有几季?”
孔子竟肯定地回答:“先生您说得对,一年有三季。”
于是,那人便满意地扬长而去。
孔子的学生很不解。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师为什么谎称三季呢?
孔子笑着说:“你没看到那个人通体的绿色吗?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根本没经历过四季。你和他争辩四季的问题,不是浪费时间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三季人”,他们的认知与我们不是一个层次,如果一味地去争输赢,不仅说服不了他,还消耗了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904/04eda9f5be3fe9b3.jpg)
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亦是如此。当夫妻意见相左而进行争吵时,总会有一个人先妥协或者选择包容,不计较,才能结束争吵,才能继续和谐地生活。
否则,就会拖入冷战,更有甚者会达到离婚的地步。而回头想想,其实争吵的原因都是日常生活琐事而已,真是犯不着为了争一时之气而到了一发不可收的地步。
无谓地争辩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遇到胡搅蛮缠的人做的胡搅蛮缠的事,及时脱身,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不轻易在与别人计较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75904/719a26b7df22eba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