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可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是一二年级,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项目设置了一些基本课型,其中“单元预习课”也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实施的。一般看来,“单元预习课”应该安排在这些课型之首,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有安排在两篇课文学习之后的,这样,可能是与低段学生进行的“整合写字课”有关。不过,我觉得还是在前为好,因为“单元预习课”的主要任务,直接决定了它的顺序。单元预习课需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第二、学会生字和新词;第三、读好精彩语段。这些任务都是为精读引领课打基础的,比如,课文的主要内容不知道,怎么能去理解感悟文本呢?怎么能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小学一二年级没有安排“单元预习课”,我们从三年级的“单元预习课”开始,研究一下在“单元预习课”上怎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请看一份三年级的《“单元预习课”教学设计》。
第2课时单元预习课
《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陶”“罐”“皱”“配”等16个生字,读准“称”“禁”等3个多音字,会写“国王”“骄傲”等2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整体感知《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的课文内容。
二、学习过程
(一)单元导读,明确目标
1.出示课题中人物图片,引出课文题目。
2.齐读课题,正音。
(二)读文圈字,理解词义
1.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两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生字词,能正确认读词语。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导。
3.合作交流,认读词语。
陶罐 骄傲 奚落 谦虚 懦弱 争辩何必
羞耻和睦相处流逝 覆灭 宫殿
——《陶罐和铁罐和》
鹿角 池塘 倒映 不禁欣赏 匀称 配得上 别致
哎呀 狮子 撒开 叹气 挣脱 抱怨 逼近
——《鹿角和鹿腿》
(1)指导读准易错词语“奚落”“懦弱”和多音字“称”“禁”“撒”的音。
(2)指导书写生字“塘”“狮”。
(三)再读课文,默读句段
1.默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遇到读不通、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自由读文。
3.交流、检查长句子的朗读。
(四)三读课文,了解大意
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 )的铁罐开始瞧不起( )的陶罐,结果多年后,陶罐成了( ),铁罐却成了( )。
( )的角差点儿让鹿( ),( )的腿却让他( )。
三、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鹿角和鹿腿
塘 狮
综合看这样一份教学案例。首先是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也是在完成三项任务,只不过是顺序有些不太相同。第一项是学会生字和新词,第二项是朗读课文,第三项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经过分析、研究,不难看出,上课伊始,就出示那么多生字和新词,有点太突然的感觉吧,因为是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应该是随文识字比较好,也能够了解这些生字和新词的出处,还是先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进行吧。所以,识字学词环节,建议在读过课文之后进行较为合适。
现在谈阅读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体现获取信息能力的。首先,这些生字和新词是从哪里来的,找到它的来源就需要具备获取信息能力。怎么获取?先读课文,找到这些生字和新词,然后去概括文章内容。案例中的“(二)读文圈字,理解词义。1.出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两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生字词,能正确认读词语。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导。”都是在实施获取信息的策略。
就概括文章内容而言,更需要获取主要信息。此案例是这样概括的:“( )的铁罐开始瞧不起( )的陶罐,结果多年后,陶罐成了( ),铁罐却成了( )。
( )的角差点儿让鹿( ),( )的腿却让他( )。”
填空法是简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开始时,是可以这样的。本册教材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1、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实际也是在渗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简单方法。所有这些概括方法,都需要从获取主要信息开始。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也是逐步提升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目标,也是从获取信息开始的。这里的主要信息不是全文,而是课文的精彩语段。需要找到“精彩语段”,找的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案例中的“(三)再读课文,默读句段。1.默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和段落,遇到读不通、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2.学生自由读文。3.交流、检查长句子的朗读。”其中,“喜欢的句子和段落”才是精彩语段。
比如《陶罐和铁罐》课后思考训练题2、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就是所谓的精彩语段。再看,课文里并没有什么长句子。
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能力非常重要,即使在“单元预习课”上完成的三项任务,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不可或缺。
“获取信息”“整体感知”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有时,获取信息要比整体感知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在《教学设计》中设计着力点,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发力点。也不需要直接告诉学生这是“获取信息”,但要进行认真的训练,让学生渐渐地形成“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