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道德经—第五章

浅谈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 汐时 | 来源:发表于2023-10-06 23:34 被阅读0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源自于诛仙小说,那时候,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天地不仁慈,把万物当狗一样残害。一直理解不了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在道德经中看到这句话,才明白,其实是天地不偏爱任何东西,放任万物,让万物自然生长。就像父母不干涉孩子的成长一样,让孩子自然成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适当的引导一下,不让孩子走偏走歪。

以前对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一种排斥的心理,这也是老子先生的道,是无为而治的体现之一。圣人对于百姓没有偏爱,让百姓自然成长,就不会有争宠的现象发生,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不争夺名利。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空虚的,但是风一吹,又鼓动起来,并且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是一个大的载体,让万物充满力量,是万物的坚强后盾,天地虽对万物不偏爱,但也不抛弃,只要万物需要,它就能出现,万物不需要的时候,它就安静的在那里。

事情多的时候,会烦躁、疲劳,会感到筋疲力尽,要处理的事情多,反倒容易加速败下来,倒不如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坦然的接受不好的事情发生,冷静的接受好的事物,不悲不喜,或许是更好的方式。让我想到了“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就是这样的嘛?

道德经的第5篇,老子想要我们明白的,是那无为而治,是那不偏不倚,是那让事情自然发生自然接受的坦然心理。遇大事时能冷静处理的心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道德经—第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pm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