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摄影想法
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作者: 小小一粒砂 | 来源:发表于2024-07-21 06:56 被阅读0次
当当图书

一个人的早年经历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人生状态。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特别强调6岁之前的发展。中国有句俗语“3岁看大,7岁看老”。

一个人在3岁至7岁前的早年发展是特别重要的。个体未成年之前所经历的事件,其所带来的影响远大于他成年之后所经历的事件的影响。

个体所经历事件的影响与其年龄成反比,即年龄越小,其所经历事件的影响力就会越大。

我们一生通常会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们从出生到成年的家庭,一个是我们成年后所成立的家庭。原生家庭会影响和决定再生家庭。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6岁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

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6岁之前的经历会成为他后来人生的剧本,也就是说,一个人6岁之后的人生,都是在上演6岁之前的故事。

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在3岁之前和父母所建立起来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影响他后来人生的关系模式。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在1岁之前和母亲所建立的母婴关系对他后来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早在孩提时候,便开始形成,而且大多数都是在十岁左右依靠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决定而定型,而且就这样使用一辈子。

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和他人的关注,会不断做出各种尝试。如果得不到内心想要的,孩子便会采取一种相反的方式达到目的,比如刻意强调自己的弱势,或者利用愤怒的情绪,以求得到父母或他人的关注。

孩子就是在不断的尝试和重复行为中,逐渐积累对付各种状况的经验,渐渐形成了稳定的性格。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养成。

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觉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相关文章

  • 对原生家庭痛斥是欲加之罪吗?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大家都在谈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对人生的危害、原生家庭是原罪、原生家庭无法摆脱之痛等等。 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之痛

    人生总有很多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刻 幻觉一场 醒来还是不可抵挡 日剧有个名字叫做 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不是所有时刻都需要...

  • 原生家庭之痛

    依依出生在双职工家庭,父亲有些重男轻女,在出生时候那么可爱的孩子竟然没得到爸爸的爱,顺带着连累了妈妈没有得到好的照...

  • 原生家庭之痛

    我放下了包袱,却来了一锤子! 自从生病父母少有来往,若不是牵挂老母亲或许此生不会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 昨天在表侄女...

  • 原生家庭之痛

    早上出门的时候,急匆匆地随手在床头拿一本未来得及解封的书《原生家庭》。巧的是,今天想念爸正好也在樊登读书会听这本书...

  • 原生家庭之痛

    温馨提示:我的文章很长,有两千多字,我花了近三个小时写完,希望有缘的人看到,能反思或者借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幸,...

  • 原生家庭之痛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而一辈子饱受其痛,生活中无数个家庭有自己难以言说的心酸。电视剧中樊胜美、房似锦这样子的人...

  • 走出原生家庭之伤

    最近在跟着我婆婆一起追剧《安家》,一是因为喜欢孙俪的演技,娘娘演什么像什么,虽然颜值不如《甄嬛传》和《芈月传》里那...

  • 书单

    走出原生家庭创伤

  • 走出原生家庭

    走出原生家庭的惯性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如此,我还是会建议大家去尝试。破除僵化的原生家庭规条,避免原生家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出原生家庭之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rk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