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考察散记

作者: 齐国有个人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10:50 被阅读22次
    浙大考察散记

    文|齐国有个人

    转眼间,去浙江培训考察,已过去一段日子了,一直想写些东西,但迟迟没有动笔。其一是公务繁忙,这是客观,主要还是懒;其二,西湖美景已让名人写得烂了,感觉再也写不出惊世脱俗之文,免为其难,耻于见人。但考虑毕竟有此经历,又恰好上面三番五次催交作业,今日姑且硬着头皮记录下来,偷放简书一角,仅供自我欣赏,也没算空走一遭吧!
                                        ——题  记

    5月22日-26日,通过参加办公厅在浙大组织举办的学习培训班,总得感到是规格层次高,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形式灵活,收获很大。

    担负授课的浙大教授,既有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精辟分析,也有博弈论与创新思维的释疑解惑,全面系统阐述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可以说既立意高远,又深入浅出,特别是结合大量事例进行讲解和剖析,直观形象,针对性强,很受启发、获益匪浅。这对于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有很大帮助,对做好今后的工作,也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短短一周的培训考察,给我印象最深的浙江杭洲市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体现的是大眼光、大胸怀、大格局。

    “中国旅游日”临近之际,徐霞客首游地浙江省天台县对外宣布:自5月19日起,天台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免费开放。

    据了解,国清景区是近5年来浙江省首个取消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取消国清景区门票看似做了赔本买卖,其实是放大了游客效应,让游客用脚投票。”

    凭心而论,近几年,国内很多景区都做着“门票经济”的美梦,无论老百姓如何吐槽旅游景区的高票价和“差体验”,似乎总是叫不醒这些装睡的旅游景区。而浙江天台反其道而行,宣布直接取消门票,可以说一夜之间,“赚足了眼球”,赢得了一片喝彩和点赞。

    天台取消国清景区门票,这让人不由得想到2002年10月,杭州西湖免费开放环湖公园,自此开启了全国5A级景区的免票之路。

    取消景区门票的西湖,虽然“损失”了每年四五千万元的门票收入,再加上因为免费带来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成本,西湖景区每年增加的经济压力大约有7千余万元。但是西湖游客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倍增,景区口碑名扬四海。

    统计显示,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留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西湖也因此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肯定,也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可以说,西湖的成功取得了能被其他景区所复制的经验。

    但是,效仿西湖的景区却很少,很多景区都不想抛弃“门票经济”,还是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有媒体梳理发现,十几年过去了,目前全国已宣布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仅仅十几家,在200多个5A级景区的总数下实在是廖若晨星,有点不够看。

    不可否认,目前旅游业高度依赖于门票经济。有报道,国内多数5A级景区门票收入占比超过40%,其中最高的超过80%。

    如此现实里,可以想象,有几个景区不是在痴痴追求着高票价?景区使出浑身解数也要拿到更高级别的A级资质,还不就是为了能够有个看上去更名正言顺的涨价理由么?

    正如业内专家分析:门票免费,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大的景区内所有景点全部一律免费。可以这样说,5A级景区取消门票,代表着一种旧运营模式的结束,一种新的旅游大格局的开启。

    事实上,从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取消门票收费的5A级景区来看,后续消费成本偏高,免费带来的对景区管理水平的考验,这些还都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即便如此,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格局下,拆掉景区“门票经济”围墙,已是中国旅游大势所趋。死抱着“门票经济”不放,注定没有未来和出路。

    淄博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文化核心竞争力。在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尤其是在一个自由、开放、多元的时代,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如何研究建设“文化淄博”,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而浙江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也为此提供了诸多启示和有益借鉴。

    一、思想支配行动----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须坚持高点定位,进一步提高认识起点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淄博是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近年来,浙江杭州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并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在国际文化舞台上频频亮相。

    比如:西湖、国清景区取消门票,既是还利于民的举措,也是在推动当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更是重视游客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体现了当地的“高瞻远瞩”。

    浙江文化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失去大格局,就不敢突破自我。必须加快文化淄博化建设力度,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迫需要各级领导放眼大局,高点定位,综合施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起点。

        二、思路决定出路----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须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档,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了完成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提高硬实力和提高软实力的双重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提供的政策空间和经济动力,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

    这就要求不仅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方面的创新。

    同时,要加大文化景区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尽快摆脱“门票经济”束缚,从而提升景区周边商业价值,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从单纯的门票收入向综合收入转变。

    三、方法产生效益---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须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进一步扩大齐文化国际影响力

    第一,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齐文化,加大基础建设资金投入。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利用齐文化丰厚资源,挖掘和保护齐文化遗产,在全国进行教育传授,去国外参与文明对话。

    第二,要认真总结“齐文化”所包含的要素。这需要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淄博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炼齐文化在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群己关系、公私关系、议利关系、理欲关系、仁智关系等问题上的传统智慧,总结传统文化和城市建设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和经验。

    第三,增强齐文化的国陆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齐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必须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要做大做强主流媒流,形成与“淄博文化名城”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同时,高度重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和管理,使之成为提高我们齐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第四,需要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向齐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深度进军,不断丰富齐文化的国际传播渠道。同时,在对外文化宣传中,根据文化传播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对象,选择最为适合的传播形式,使齐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了解、理解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眼光和格局来迎接新的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浙大考察散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rv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