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读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之 《醉翁亭记》

读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之 《醉翁亭记》

作者: 风糖_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17:31 被阅读0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谢中书书》篇幅短小,善用对偶,读来朗朗上口,把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炼之美结合在一起,诗化了意境。

读完也心生疑问:作者陶弘景笔下的恢弘秀美的景色,究竟在哪里呢?

在网上一路寻觅,随着文学评论家的笔触从茅山走到了浙东,笔笼山川,纸纳四时,这清丽文辞赞的竟是江南。

思绪由共谈伸展开来,马上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同样是在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时节赏山川之美,但所见所感大不相同。

特别是关于潭中游鱼的描写,“皆若空游无所依”带来的强烈临场即视感,还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不知被多少人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每每读起总被带入一个空灵寂静的时空。

《岳阳楼记》里浓浓的忧国忧民意识,《滕王阁序》里满满的少年壮志豪情,《记承天寺夜游》中月下的宁静安详,《湖心亭看雪》时天地的苍茫寂寥。一番思索之后,最喜欢的还是《醉翁亭记》。

当年上学时,老师问:“何谓太守之乐?”

当然是有人陪伴着在秀美风景中游玩的快乐呀!这还用说,人皆如此。

如今再探醉翁亭,太守真的快乐嘛?

庆历五年,欧阳修在朝中遭遇政敌打击,背负着沉重的污名来到滁州,相当于经受了一场污蔑人格的巨大网·暴,心神俱疲,历史上一些大人物经此一役,折戟沉沙,往往就倒下了,哪里还能等得到将来的起复。

但欧阳修在滁州创作过很多文学作品,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醉翁亭记》。或许正是山川之美和文学创作纾解了脑中的烦闷,消除了贬谪的压抑。滁州生涯当是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他的文集里可以看到后来他多次回忆滁州生活,安徽滁州也因这张《醉翁亭记》的文化名片而被世人所知,名扬天下。

故事的起因为琅琊寺里的住持智仙和尚修建了亭子,邀请时任滁州知州的欧阳修前去参观。文章通过写景引出了人物活动,通过人物活动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自然生动,浅显平易,节奏感强,阅读起来非常流畅。

相关文章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 陶弘景 山...

  • 《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改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月色如水,清幽静谧。千古美文,白话改之。奇思妙想,焕发新春。

  • 2018-11-07

    风景这边独好(徽州游) 2018年11月6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富春江山水之...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读书札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此乃南朝齐梁时茅山派创立者,时称“山中宰相”陶弘景所写《答谢中书书》中之句。足见贞白先生清...

  • 只可自怡悦——品读《答谢中书书》(二)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泰山小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的美丽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谈论的对象。泰山,巍峨壮丽的泰山,自然少不了古人们的谈论。先不说...

  • 维铭父母正面管教1701期21#田田59/90

    寻找古诗文里的那些意境(二)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新见底。 青林翠竹,四时...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

  •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征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

  • [武侠]新笑傲江湖之露芯雪蕊(58)

    离别践行,古溪再见 [武侠]新笑傲江湖之露芯雪蕊(目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古溪桃村,惬意生活。美酒佳肴,良田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之 《醉翁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sd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