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六月天点赞专题
《方剂学》感悟——和解少阳剂

《方剂学》感悟——和解少阳剂

作者: 春城隐士 | 来源:发表于2023-02-24 13:04 被阅读0次

〔蒿芩清胆汤〕

俞氏蒿芩清胆汤,陈皮半夏竹茹襄,赤苓枳壳兼碧玉,湿热轻宣此法良。

青蒿脑(青蒿嫩芽)4.5~6g,竹茹9g,半夏4.5g,茯苓9g,黄芩4.5~9g,枳壳4.5g,陈皮4.5g,碧玉散(滑石粉、甘草、青黛)9g。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往来如疟疾,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方解:湿热遏郁少阳胆经与三焦,三焦气机不畅,胆中相火炽烈,致少阳经枢机不利。本方用治少阳胆热偏重,痰湿内阻。

青蒿脑清透少阳邪热,辟秽化湿。黄芩清胆热而燥湿。两药清湿热,祛邪气,共为君药。

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

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清热化湿除痰,共为臣药。

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去,为佐使。

本方为少阳湿热之代表方。


〔截疟七宝饮〕

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疟发频频邪气盛,截瘫燥湿此方真。

常山、陈皮、青皮、槟榔、草果仁、炙甘草、厚朴各6g。加酒煎,疟发前2小时温服。

功用:燥湿祛痰,理气截疟。

主治:痰湿疟疾。寒热往来,数发不止,舌苔白腻,脉弦滑浮大。并治食疟,水土不服,山岚瘴气,寒热如疟者。

方解:疟疾之因,每与痰湿有关。无湿不成痰,无痰不成虐。外感疟疾,内有痰湿,内外邪气纠结为患。

常山为截疟专药,且能祛痰。为君药。

槟榔行气散结,草果燥湿祛痰,且二药均可截疟,共为臣药。

厚朴、青皮、陈皮理气燥湿化痰,甘草益气和中,防诸药耗气,为佐使。

七药合用,截除疟疾、消除痰湿,故称截疟七宝饮。

加入酒煎,温通以助药行。

本方为截疟代表方。


疟疾是疟原虫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颤、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

疟疾应重视预防,消除蚊虫栖息环境,室内蚊香驱赶或加双重蚊帐,可防止蚊虫叮咬。

湿气是中医六淫邪气之一,外湿多为受多湿环境侵袭肌表,但外湿也可入里,困阻经络。

内湿多为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湿鞋滋生;或食用肥甘厚腻,人体无法及时消化和排出,而成湿气郁积,也就是营养过剩;或体虚不能消化食物;或过多食用不易消化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中医讲“胖人多湿”,便是说营养过剩产生湿气这种情况。

湿气重的人往往偏胖,且有午后或食后困倦嗜睡,口中发甜发黏,运动易疲累等特点。

改善痰湿体质,应该多吃蔬菜少吃肉,少吃寒凉冷饮,不吃动物油脂,不可吃太多油。多运动。必要时用一些茯苓辅助,以除湿健脾。

相关文章

  • 《方剂学》感悟——温下剂

    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作用的方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冷痛喜按,手足不温,甚或四肢厥冷,苔白滑,...

  • 《方剂学》感悟——润下剂

    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津枯肠燥所致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等。 润下药多用一些富含油脂的...

  • 方剂学:解表剂

  • 网络作家上名单(12月17日)

    继续听《方剂学》:消食剂,健脾丸。第十八章:驱虫剂,以乌梅丸为代表。 作协新一届委员会产生,好多名字很陌生。王安忆...

  • 增液汤

    《方剂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滋润内燥剂,适用于脏腑津液不足之内燥证。代表...

  • 二陈汤

    《方剂学》“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燥湿化痰剂 燥湿化痰剂,适用于湿痰证。代表方如二陈汤、温胆汤等。 二陈汤 《太...

  • 四物汤和桃红四物汤

    《方剂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第二节补血剂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之证。代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 参苓白术散

    《方剂学》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第一节 补气剂 补气剂,适用于肺脾气虚之证。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参...

  • 保和丸

    《方剂学》(新世纪第四版) 第一节消食化滞剂 消食化滞剂,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

  • 治疗自汗盗汗的方剂——牡蛎散

    今天学习《方剂学》中固涩剂的牡蛎散。 牡蛎散的药物组成为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 主要治疗自汗,盗汗,症见常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方剂学》感悟——和解少阳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cz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