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 哈密的瓜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1:20 被阅读100次
读《穆斯林的葬礼》

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年代,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可抗拒的成为一个悲剧。

老实本分的琢玉匠人梁亦清,最终在三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未竟心愿面前死不瞑目。

嗜玉如命的韩子奇在苦心孤诣到达“玉王”巅峰后却祸不单行地遭遇千玉散尽和痛失爱女。

梁君璧,封建礼教下传统女人的代表,年幼丧父尝尽人情冷暖,性格强势心高气傲的她背着封建枷锁践踏着向往阳光和自由的幼苗。

追求爱情的新女性梁冰玉若是生活在一个和平自由的年代定是一个充满浪漫和诗意的女人,无奈她生活的时代注定了她孤独终老,漂泊无依的凄凉命运。

勤劳仁善的姑妈抱着“等丈夫和儿子回来”的心愿稻草度过了一生,她的一辈子都在奉献都在付出,却终究不得一家团聚的时刻。

韩新月,一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着炙热的青春和横溢的才情,却未曾享受过母爱的温情,当她情窦初开,爱情的小火苗摇曳闪烁时被封建世俗观念的冷水狠狠浇灭,在18岁的年纪抱憾而终。

富有才华和智慧,为人谦和而深情的楚雁潮,因不明朗的身世怀才不遇,在经历着梦想湮灭的苦楚时又与心上人阴阳两隔。

韩天星和陈淑彦,同样是两个可怜人,一个被亲生母亲掳走甜蜜的爱情,一个则一生也没能尝到爱情的滋味。

从前,读书也好,看剧也好,总会对反派充满仇视和恨意,但在这个故事里,却度过谁都恨不起来,只有对不幸时代造就的悲惨命运的无限感慨和惋惜。

梁君璧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号拆散了两个年轻人纯洁而真挚的爱情,打着免除街坊邻居嘲笑的幌子赶走了亲生妹妹,让小小年纪的新月失去妈妈,让韩子奇失去爱人,她留下了韩子奇的身,却永远失去了他的心,为一只丢失的蓝宝石戒指赶走为奇珍斋卖命十几年的老侯,虽她也曾经历过穷困潦倒的童年,但她从未把有着相似命运的老侯一家当作亲友,而只是卑贱低下的仆人。最初,我讨厌这个心狠,思想腐朽没落,颐指气使的女人,后来,我开始同情她,她狭隘的性格和思想不单源于自身,更是时代造成的。她的精明强干源于她年幼丧父,早早撑起了照顾母亲和妹妹的担子,她的狠心和几近扭曲的种种行为,与丈夫和亲生妹妹的背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等了他们十几年换来的却是两个人的携手背叛,怎能不令人寒心?她的没落思想更多一半来自于她生活的封建礼教思想统治着的时代。她,也是一个可怜人。

这本书,真切的反映了六十年来三代人的命运沉浮,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反思。

惋惜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的同时,我庆幸我们终于迎来了这样一个美好自由平等和谐的新时代,我们从狭隘的旧社会中解脱出来,不受任何封建枷锁和世俗礼教的束缚,终于可以自由地去追求梦想和爱情了,这些在当时的他们看来,是多么的难得和珍贵啊,感念新时代,珍惜好生活。。

相关文章

  • 【读书感悟】韩子奇是个好男人吗?

    韩子奇是个好男人吗? ――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韩子奇,《穆斯林的葬礼》的男主角,...

  • 月与人依旧――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文/奇雪娜 月与人依旧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

  • 人生矛盾之美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随珠和璧,明月清风”的“博雅”宅里,一段尘封的的历史徐徐展开。《穆斯林的葬礼》,以玉与月...

  • 月落·玉别

    月落·玉别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终于全部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礼》,但悲怆厚重的情感,让我留下了不可言说的眼...

  • 读《穆斯林的葬礼》

    因为回来的路途太长,信号又不好,我就翻开了kindle app,里面打开的就是这本书。这本书很长,而我对穆斯林的了...

  • 读《穆斯林的葬礼》

    突然不愿意 也不忍继续 看下去的欲望被自己遏止 翻书的勇气也没有心欲 我害怕 新月突然离去 我害怕雁潮的爱情会破灭...

  • 读《穆斯林的葬礼》

    读书记 关于《穆斯林的葬礼》 一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一个乱世的剪影,刻画一个浮乱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为柴米油盐学业婚事...

  • 读《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此书的阅读开辟了我读长篇的先河,断断续续地看,却异常用心地读。在读...

  • 读《穆斯林的葬礼》

    怀着期待欣喜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厚沓的书。抚摸着厚实的封面,指尖略过书名。从未有看其他一本书,像这一本,如此这般真真...

  • 读《穆斯林的葬礼》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 最近再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如同细读了人生的一首长诗。 小说描写了一个玉器世家,六十年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穆斯林的葬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e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