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写磨难,我写的内容是每个人都需要磨难,虽然磨难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总归要出现。大部分人应该都是会有困顿挫折的吧,哪怕他再有钱,他也无法用机器固定住自己的心脏,让它时时刻刻都只按最稳定最舒适最健康的速度跳动。还有头脑,头脑想什么这个问题,即便有医生说,我能用技术让你的头脑始终维持着一种人畜无害的思想,你也不会愿意,因为那样你就不是自己了,你不仅是被洗脑了,你的头脑是成为机器的头脑了。
不用说别的,单就是脑心二事,便折煞了多少英雄?而我当时的老师说,你这个不对,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磨难。然后她给我举了几个富豪的例子,说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磨难,他们,尤其是富二代,并没什么什么磨难,照样成功。好吧,我可以理解这种想法,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写作文只能有一种想法?老师们还说,写得不太好无所谓,思想不出什么问题分数就不会低。我当时在想,难道将来的文学史是人民日报的文学史吗?难道那普天盖地的马屁声音真的有什么价值吗?更不用说大部分马屁甚至都并非原创,只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想起我高考时在语文考场的感受,看着那群人兢兢业业孜孜不倦,我想到他们所写的内容,一篇与另一篇大致相同,使这里就像生产马屁的车间。我想起考试前老师的叮嘱,她说尽量不要用外国人当例子,我们人那么多,不够你用的吗?不过考场写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外国。我也想起了老师这句话,我决定不当回事。
有一回是用中村修二当例子,那时我们和日本的关系有一些微妙。老师拿出我的作文,说写得倒挺好,不过中村修二……这是个日本人吧?咱现在跟日本这个情况,你写日本合适吗?我的想法是,难道所有日本人都等于日本右派、军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吗?我举这个例子,恰恰要说明, 一个国家那么多人,不是只有一个大脑。我们这种集体主义的思路,恰恰会激起对方的反抗情绪,让对方为一种本无多大认同的集体,产生对我们的负面情绪。就像我,作为一个东北人,本来对东北也不能说有多认同,可一旦有人开地图炮,说什么你们东北怎么样怎么样,我就觉得,我是一个东北人,我不能听你骂,我要为我在的地方反击。
我最开始打出题目“思想矫正”四个字,是要描述那些老师的行为,说着说着,我觉得我也有这种想对别人思想矫正的强迫症,只不过我之所谓正,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