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在开往铁山熊家境的车上遇到了猴哥夫妇和开明绅士。到达熊家境所在地铜鼓地车站时,离预先约定集中的时间还有近二十分钟。开明绅士暂时离开去旁边的早餐店过早,等他返回时渐渐单单、鲁班夫妇和张青几位也到了。稍后韩虹、蔡玲芳夫妇、山川、熙芳大姐夫妇、方立志也到了。大家在一起聊着天,鲁班则在一旁摆弄着他的新的摄影设备——无人机哩。不一会儿,一阵“嗡嗡嗡”的声音由平地向上空飞升着,大家好奇地顺着声音向上空望去,看见无人机的高度足有离地五十米的样子,鲁班在认真地操作着,无人机忽上忽左地运动自如;果然先进的机器的确有些不一样,其视角广度很大而且很是清晰。正当大家在津津乐道之时,事事笑笑小俩口也笑咪咪地来到了跟前……
今天的天气不错,路上已经被阳光铺得满满的,但风力仍然不算小,把地上的落叶掀起,飞起的叶子皆是金黄色,枯叶甚少,真可谓黄金漫舞呀。我们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未到这里来了,这里的变化还真是不小哩:道路全都刷黑了且划上了标志线,进入入口民居的房屋外墙也见了新,就是上山的林间小道地固化了,在民居区域中间有一个圆形的水塘,有水塘边有两位老妇在用传统的方式——搓衣板、棒槌洗着衣物,水塘里的水看上去还是很清澈,水塘边的一棵硕大的香樟树看上去很有些年头了,即使是树枝也有海碗口粗。绕过民宅之后是一片水竹林,再上段小坡就到了熊家境村口小广场。我们沿柏油路直上经过步道及一旁的海会寺之后,又经过正在加固维护的东方天池,沿途虽是山峦起伏,山上的绿色明显地被黄色与枯黄及少有的红色替代,虽然色彩不算斑斓,但也算还不错。
我们上了几级台阶,在一处新建的用于休息的木制长廊稍作休憩时,猴哥把他带来的柚子让开明绅士切开分给大家,大家边吃着柚子边聊着闲话,甚是轻松愉快。
离开这个长廊是一片向上如梯形的菜地,地里种植了季节性的蔬菜,如茼蒿、芥菜、西兰花、胡萝卜、萝卜菜和上海青白菜等等,在中间层的菜地旁有一片空地,上面建造了极有农耕文化味的稻草盖顶的一高一矮两座简易的亭子,亭子下摆放着木制的长椅和凳子;远远地望去,这场景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为了不打破这独特的宁静,我和鲁班拍了几张照片就追大队人马去了……
这里的确有不小的变化,民居的原住风格更加明显,特色小院也更加完善且还挂上了标志牌匾;村中小路曲折蜿蜒,路旁的扶手栏杆与民居风格相得益彰;那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树依然是枝繁叶茂地矗立在进塆的路口,仿佛告诉来客这里的人文历史。在古树的旁边,隔着一条小路则是一汪池塘,池塘的东边就是“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了。绕过村子从两座民居之间的自行车赛道往里走拐了个弯后,顿觉豁然开朗,一条看上去像是刚刚铺好的柏油路直上至山腰,也就是直接到达能够看到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的大冶铁矿采石工场的最佳位置。
今天虽然天气不错,但还是有点灰濛濛的,能见度不是太好,这俨然给“亚洲第一天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让第一次来这里的事事笑笑的夫人的好奇的感觉又多了一点神奇的因素了。这里的道路全都铺上了柏油因而更加好走,几位不太善于走崎岖山路的群亲感觉甚好。在天坑观景台处遇到了一大群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到矿山公园来体验和考察的学生,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悉心地观察着、倾听讲解员讲着这里的地质地貌与开采历史。
可能因为是周末或许也因今天举行“黄石马拉松”比赛的缘故吧,来这里参观游玩的外地人不少,这也许是对这座近代工业发祥地及中国青铜文化发源地的一种敬意与崇敬吧,大概也是因为近年来政府及媒体的重视与宣传的力度加强了的缘故吧,这也使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工业文化的知名度有显著提高,外地人知道黄石城市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因而城市的名片也靓丽了许多。
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矿山公园的游客接待中心,这里有展示了矿山的历史和开采的矿物标本。转了一圈可以了解大冶铁矿的采矿的辉煌历史,也可以了解各种矿石的特点,的确长了不少的知识。从游客中心出来略走几步即是矿山公园大门了……
入冬虽然已经有月余了,而今天的气温俨然已经很高了;除了偶尔风有些带着寒意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像是在冬季,更倒像是在春天里似的。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游铁山熊家境、矿山公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