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情感

作者: 唐大虞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7:20 被阅读0次

    回想心智成熟以后的这些年,性格跟思想都随着知识面的加深来来回回的变化着,这种变化如同一个循环,左左右右的来回摆动,虽然在其他维度不断的扩散着,却始终逃脱不了循环。这种循环像似DNA的螺旋上升结构一般,旋转、交织在一起,有时在左,有时往右。

    我把这种循环的两端称作逻辑和情感,它们始终在脑海里徘徊,纵使以自律,严谨著称,终身未婚的康德都无法逃脱这个循环:"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够供养她的时候,她已经不能使我感到对她的需要了。"

    诚然,以哲学领域的伟人举例差强人意,形而上,意义,先验,存在,这些哲学里的核心思想与情感完全处在毫无交集的两个世界,恰如逻辑与情感。

    爱情应该是感性领域能表达出最强烈的情感了,一对陌生男女在相识仅仅几天的时间内,甘愿为彼此牺牲,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Titanic

    艺术的加工可能使得故事略微夸张,然而恋人间寻死觅活的情景早已屡见不鲜。爱情,驱使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情绪一波三折,没有规律可循,跳跃感极强。

    这些事在逻辑的领域是完全说不通的,无论是功利主义伦理,或是先验的三大道德律,都不是简简单单一件事或一句话搭建而成的,整个体系以清晰的概念为基石,严谨的逻辑为架构,每一种成熟理论都经过数代构建者的反复雕琢,几近无瑕。

    逻辑是认识世界的工具。人们利用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将事物抽象化,又通过逻辑将不同的事物联系、分类,形成认知,这些认知在人类社会中以各式各样的形态存在着,例如语言、风俗、习惯等。

    人类社会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看法都包含在这一系列的认知里,通过逻辑的梳理,我们才能研究和总结前人思想与实践领域的丰硕果实,进而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创立历法,我们发明火药,我们从唯心的神话体系走向探索自然世界的科学,无论是经验总结还是数据验证,都离不开事物间的内在逻辑。

    情感则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反应,是个体的生存状态。个体总是带着一定情感与其他个体交流的,这种交流方式与逻辑差别在于情感是发散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维系于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这种维系关系没有固定的形式,没有固定的状态,是个体行为最为复杂的一个方面。

    情感在艺术领域的表达是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这短短十数字描述了李密年幼无助与祖母一起生活的情形,即使时隔千百年,即使我们没有过类似的经历,都可以体会到这种真挚的情感,这种感受就源自情感的发散。

    逻辑和情感作为人所特有的两种心理现象和心理能力,无所谓孰是孰非、孰好孰坏。它们互补互动,构成了人的统一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缺一不可。

    这些年来逻辑与情感的徘徊使得性格变化无常,独自一人还时常以为自己‘双重人格’,暗自垂伤…

    现在看来,原来是姿势水平有限罢了。所谓逻辑与情感的徘徊应当是心智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吧。偏于逻辑,则强于对世界的解释;偏于情感,则强于个体间的交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逻辑与情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sh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