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朋友几乎异口同声的赞扬声中,我从书堆里抽出了陈福民先生的大著《北纬四十度》。手捧这本“火红”的书,我反倒心生警惕: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儿。那些众口一词的好书,都是时间精选出来的。一本问世不久的新书就被这样交口称赞,有没有人云亦云甚至“友情出演”的因素?
红底洒金的封面上遒劲的黑色大字“北纬四十度”,是陈福民先生自己的笔墨。字如其人,这一笔好字为朋友们如潮的好评添了旁注,催促我赶紧打开《北纬四十度》。
《自序》后的首篇,是《未能抵达终点的骑手》。骑手是赵武灵王,将其放到历史的故纸堆里,骑手就是风光一时的帝王将相。“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但在一般读者的记忆中,骑手赵武灵王即便活着也只能在中国古代帝王录中叨陪末座,“不用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就连在群星璀璨的战国史上,他也算不得特别耀眼的角色”,既有此番结论,陈福民先生何以让赵武灵王担当《北纬四十度》的开路先锋?
1903年,梁启超先生在其主编的《新民》上刊出了一篇自撰的文章标题竟为《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梁启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从1903年到2022年,忽忽一百年又成历史,这一百年里,对赵武灵王的评价是否因梁启超那篇标题赫然醒目的文章为翻转了历史地位?陈福民先生又说了,“说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第一伟人’,正统的史学家听了估计要笑话。梁任公文章题目的命名法,藐视了尧舜禹周公孔子,纯属离经叛道之言,对于不偏不倚之中庸的中国正统文化表达而言,这是大忌,在学术上也不具有太多的严肃性”,也就是说,以赵武灵王开道《北纬四十度》,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的文学博士陈福民先生,是要以此为起点以正视听?并不!《为能抵达终点的骑手》认为,梁启超的文章虽有些高蹈,但就赵武灵王的历史地位而言,倒也并不浮夸,仅其办成的两件大事,推行“胡服骑射”和修筑赵北长城,足以助他“彪炳史册惠及后代子孙”,而他修筑的中国最早的北部长城,就在北纬四十度这条地理带上,陈福民先生的点题,倒是提醒了我以往阅读赵武灵王的故事时忽略的细节,同时也恍然大悟这本书何以命名为《北纬四十度》:包括以赵武灵王为主角的《未能抵达终点的骑手》在内的总共11篇文章,陈福民先生均选择了以北纬四十度这一地理带相关的历史事件,比如《汉家皇帝的滑铁卢》,史家记载的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汗牛充栋,陈福民先生何以选择白登之围敷衍成一片长文?因为,两种说法的白登山的具体地理位置,都在北纬四十度上下。后来,成为我最喜欢的一篇题为《那么,让我们去洛阳吧》,文章的主角北魏孝文帝,想要离开北魏的首都平城迁都洛阳,也是因为这位理想丰满的皇帝不想再在北纬四十度一带多做纠缠,南征去!——陈福民先生将围绕北纬四十度来重新整理一些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此做法并不新鲜,围绕着北纬三十八度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就不在少数,我的那些堪称读书种子的朋友们,面对《北纬四十度》时何以不吝掌声?
其实,读完书里的第三篇文章《失败者之歌》,我觉得我已经揣摩到了他们的心里话。
《失败者之歌》的主角,是飞将军李广。
《信陵君窃符救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和《鸿门宴》等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篇什,分别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史记·项羽本纪》,所以,太史公司马迁是我们最熟悉的文章高手。而一篇节选自《昭明文选》的《报任安书》,更让我们了解到了《史记》之外司马迁的“慷慨有余哀”,回头再去读《李将军列传》,对太史公笔下的李将军李广的形象深信不疑,“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然而,陈福民先生《失败者之歌》一文列举了数量足以抵达信度的史料后,关于李广的结论却是:“他虽然身经百战,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像样战绩,打起仗来,经常丢盔卸甲损兵折将,不是迷路就是被俘,而且结局可谓悲惨。当他再次因为迷路贻误战机被他的上级责问时,他选择了自杀来承担或拒绝承担责任。”陈福民先生的这一结论,对司马迁的《史记》从未想过也能质疑的读者来说,遭遇了当头一棒,尤其是陈先生在“他选择了自杀来承担责任”这一笔已然很不给李广面子的判断后,再添加了“或拒绝承担责任”,直接就将太史公在2千多年前用如椽大笔竖立起来的铁骨铮铮的将军形象,轰然倒塌。
当然,飞将军李广的滑铁卢,对今人已无大碍。但对《北纬四十度》的读者来说,飞将军李广经由陈福民先生的爬梳变成了泥胎,形成的震级还是不小的:连司马迁的《史记》都有可疑之处,那么,那些我们认为臧否已经分明的那些历史人物,就真的盖棺论定了吗?而陈福民先生也是看准了读者必然的摇摆,在《失败者之歌》之后的篇什里,关于王昭君、司马氏的晋朝、孝文帝迁都、安禄山等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在其长期进行史地研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能引导读者做多向度思考的他的见识。
所以,《北纬四十度》出版后会好评如潮。《北纬四十度》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告诉读者,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不怠惰地思考并拥有自己的识见,才是读书的意义。问题是,那样的话,不就书越读困惑越多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