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没有好坏也没有合适不合适,因为怎么选择都是一个错,因为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九十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制度正在逐步确立,其本质就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由市场来配置,不过因为处于过度期也就有了“双轨制”存在。表现在大学生毕业分配上,就是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开始改变,出现了“双向选择”,也就是说可以由国家负责分配工作单位,也可以由自己联系工作单位。
这就是他那个时候,作为毕业生面临工作选择的时代背景。
经历了所谓“天之骄子”的大学四年,其实就是浑浑噩噩的“混”了四年,这个混并不是意味着无所事事,也可能忙忙碌碌,感觉很充实,因而这个混的重点在于缺少长远目标,也就是人生规划,比如他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既然是双向选择,就有人主动联系单位,反过来也就有被动等待。他学的是工科,似乎等着参加工作就是最佳,乃至于班级考研报名者都没有一个。
面临工作分配,显得有些茫然,大概知道分配原则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尤其革命老区学生更是如此,比如三个人中最多一个留在省城。
征求过家里意见,觉得还是回来好啊,外面又没有熟人,哪里容易啊。想想也是如此,也就这样等着,虽然回去也没有意向单位。
期间也有消息,说是谁谁联系某个单位,要去哪里,还有谁在争取留下,坚决不回老家。可见,“我是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前提,更重要。
记不得这个时间段有多久,似乎接近快毕业时候,他突然觉得有必要争取一下,留下也不错,毕竟大地方啊,于是联系了信息充沛的好友同学,听闻这个意见很快和他商量了办法。
办法很简单,不是间接帮忙打听就可以的,告诉他就在附近找个饭馆,约出系里分管分配老师,一起说说想法,看看有无可能。请客需要费用啊,对于他这可是一笔不菲支出,朋友帮助选了个小饭馆,约出来老师,简单吃了顿饭,结果很直接:为时已晚,不太可能。当时他顿觉轻松很多,又有一丝失落,还心疼这个“毫无价值”信息花费了不少银子。
记得同学追问老师可否想想办法,反正他记得答复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此事也就起了一圈涟漪,迅速恢复平静。现在想来,哪怕当时答复很有希望,估计最终也一定没戏,不是人家问题,而是他连起码市场意识和人情世故不具有,表现为没有意识到还要请个客吃个饭准备经费。
记得同学唠叨过,既然想留下为何不早决定呢,一起留下来多好。还有一位坚决要留下的其他一位同学,很不满的数落过他,有这样好的同学关系和信息不使用,或者说不懂利用,真是可惜啊。他没有辩解,但是似乎有些触动,只是内心体会到的满是“不好意思麻烦啊”。
心理学上的不好意思,当然解读就是脆弱,虚伪,不愿意坦诚直面自己,所谓打肿脸充胖子,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不敢麻烦人的人,并不是没有情欲需要,也未必志向高远,只是患得患失,属于神经症易得人群而已。
后来毕业的日子很快到来,回顾往昔,那些时光聚散也就一瞬间。
这个毕业去哪里的故事,如果拔高分析,当然很多,比如思维模式决定了行动方向,选择要比努力更重要,知道自己是谁比不知道更重要。然而最重要一点启示似乎就是认知的重要性,具体点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知道,这叫做“自知”和“觉察”。
毕业去哪里要干啥不重要,重要的是自知和觉察,而这些又离不开非常重要的“信息”。有了信息决定放弃什么,要比茫然无知不要什么,才是正道。而信息获知又离不开思维模式,毕竟有效信息是非常值钱的,需要多种付出。问题是,你、我、他是一个善于、乐于、愿意付出的人嘛!
这是毕业分配的故事,与此对应的是类比其他人,比如熟悉的人也很多回家乡了,不过人家有备而来,还有从今天回想这些故事,才发现选择没有好坏也没有合适不合适,因为怎么选择都是一个错,因为我们只能选择一个!
起码,今天过得还好,也就意味着当初的选择还不错。其实,谁又会认为自己今天过得不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