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阅读了陶继新的《陶继新论道名师》。在这本书中,陶继新老师以独特的视角记录全国各地语数学科名师的成长经历、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等,精选了18篇文章,让读者全方位、立体化地感知名师。正如书的封面所说:“要想登临名师大家的辉煌殿堂,不仅需要教学艺术的精湛,更需要深厚功夫的支撑。”书中记录的18位名师富有特色的教学艺术及深厚的底蕴,令人高山仰止,每读一篇文章都会发自内心地为名师的教学魅力所折服,这真是幸福的读书之旅。
一、“上下而求索”于“尝试”之路上
——邱学华老师的创新思维与大胆实践
这篇文章从邱学华贫困的少年讲起,历经各种苦难依然对教育执着追求,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热情研究“尝试教学”,以“先练后讲法→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育理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教育理论建设的成功道路。
尝试教学操作的模式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基本模式(适用一般情况的常用模式)。分七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第二类: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包括:①增添式(增加一步、两步)②结合式(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结合起来、把学生讨论与教师讲解结合起来)③调换式(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可以调换)④超前预习式(把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这三步放在课前预习进行)。第三类:整合模式(将尝试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整合)。这些教学方法,应当“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尝试教育的特征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行后知,先做后懂”,教师不要把已存在的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面对问题,可能有一种解决方案,也可能有N种解决方案;可能有一般性解决方案,也可能有颇富创意的解决方案。邱学华认为,通过尝试,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生成创新思想,形成创新习惯。这些,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当下,更有利于让他们未来走上创新之路。
二 、他,是一本书
——贾志敏老师的生命突围与“真语文“情结”
命运之于贾志敏,有太多的磨难。由于家庭出身的问题,高考“落榜”,当老师不能转正……百折不挠的贾志敏在苦难时候依然保持着对书的向往,对课堂的热爱。虽然身患肝癌,却坚守讲堂,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十五年的校长生涯,为贾志敏的人生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为教育真正地做实事,尊重关心教师、请学生到校长室做客、国旗下的演讲、校长要进课堂,看似是小事,却昭示着一名校长的人文情怀与高尚品质。
贾志敏倡导的“真语文”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真语文必备“四真”的特质,即真教师、真学生、真文本、真读写。
三、功到自然成
——孙双金老师走向成功的密码
有一种大学问,叫功夫学;有一种大境界,叫生命升华境界。孙双金,当是二者兼得者。诗外功夫,读书致远。从1981年初为人师,到1989年在首届全国中青年教师阅读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孙双金创造了小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个奇迹。有人说是机遇,但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孙双金老师走向成功的密码与“诗外”功夫离不开。1、沉迷书中,不知归路。2、好书相伴,生命成长。孙双金,既是痴迷于读书者,又是一个“取法于上”的阅读者。那么老师应该读什么书呢?孙老师给了很好的建议:读名人伟人的传记、读艺术类的书、读心理学的书、读哲学类的书。有了这些充足的生命能量,才会有超越一般教师的高超教学技术,以及触摸生命规律的“无用”之“道”,课堂上才有了所谓的神来之笔,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智慧。
四、打开“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育之“道”
课堂上学生出错,一般情况下,有些老师就会归咎于学生,往往对学生批评指责。在华应龙老师看来,学生出错,当是天经地义之事,关键是如何认识与分析这些错误,从而将这些错误当成教学资源,进而让学生避开“陷阱”,不走类似的“弯路”。于是,教育殿堂就有了属于华应龙的独门功夫——化错教育。“化错”的前身是“融错”。融错之妙,重在一个“融”字。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不是一味地“求诸人”而是不断地“求诸己”,把学生犯错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积极地探索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内在原因,进而有效地利用错误,发现学生学习的误区,甚至是教师教学的问题,然后化错误为正确,变难学为易学,让学生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与妙感。
华应龙说:“我就是数学”,既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还用数学立命。他认为,教师既要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更要有一颗爱生之心。爱,不仅能化错,甚至可以融化一切。不管是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对一般教师眼里是“朽木不可雕”的学生,他都投以深深的爱,并让他们在爱中更好更快地成长。仅仅有爱还是不够的,还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爱,不然爱就有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不但要心中有爱,还要具备爱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让爱融入学生的心田,进而生成一种美好的情怀,并化为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在华应龙的课堂上,他常常有意让位于学生,有时还故意出错,让学生指出错误,演绎一番“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精彩“故事”。正是由于有了与学生“不争”的教育智慧,他的课堂才有了“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异光奇彩。
五、本立而道生
——于永正老师的仁者高格与智者风范
1、大道至简
于永正认为,应拨开那些虚幻与迷乱的云雾,还原语文教学简约通达的本色,让小学语文教学走在属于它自己的轨道上。他的课堂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或每每都上得出神入化。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到底是什么呢?于永正认为,“多读多写”。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如何读课文、背课文。让学生多写作的同时,教师就要多写作,坚持写“下水文”。
2、厚积薄发
于永正所说的简单语文,是慢功夫、真功夫、大功夫,不但需要语言的积累,还要有生活与感受的积累。积累语言就要在平时教学中注重读与背。教学条件允许时,于永正就会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在实践中生成属于自己的生命感悟。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历经千锤百炼后才能升华成一种大智慧、大境界。
3、童心未泯
于永正说:“教了五十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只要一上课,于永正就完全融入学生之中,没有爷爷辈对孙子辈的批评训诫,而是彻彻底底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老顽童,与小孩子“混”在一起,玩在一起,笑在一起,学在一起。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4、温和宽厚
在于永正的“词典”里,温和与宽容是一对同胞姐妹,宽容体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大度,而且还有待人以善的美德。对待犯错的学生如此,对待批评自己的人也如此。于老师不但是一位大智者,而且也是一位大仁者。
六、“平”中见奇 “无”中生有
——薛法根老师的文化造诣与教学智慧
薛法根是一位校长,工作之忙可想可知,可他一直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台上,因为他爱学生爱教学如爱生命,他的每一堂课,都在与学生共同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所以才有了“平”中见奇、“无”中生有的生命张力。
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他循循善诱,深入本质,抓住结尾和对扫路人的外貌描写,引导学生,不断追问,从而让我们发现了语言表层之下的精妙艺术,也看到了学生那双“平”中见奇的眼睛。这也给予我们反思:教学的时候,不应当只满足于对课文表面之义的了解,而应当走进文本之中,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去触摸彼时彼地作者情感的脉搏跃动,进而去发现其独特的意蕴所在。
在执教《雾淞》这篇课文时,如何让雾淞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薛老师从四个词语“水汽、雾气、霜花、雾凇”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重要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雾凇形成的条件及过程。文章题目虽是雾凇,但直接写雾凇的文字却非常少。薛老师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让他们从文字表层的“无”,去发现其背后的“有”。于是,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发现了“白银、银线、银松雪柳”等,并继续追问:“为什么是白银而不是白糖呢?”学生从而感悟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蕴含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雾凇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哪些地方可以显现这个过程呢?激发学生思考,发现了“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看,这就是薛法根老师的课,他不是将课文中的“平”中之“奇”与“无”中之“有”直白地告诉学生,而是注重“点燃”,引领学生动情看事物,启发学生一步一步地挖掘、体会其中的要义,全面而深刻地感知文章意境。
执教白居易的《夜雪》时,薛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时诗人在哪儿”,多数学生还停留在诗的表层理解上,甚至误读了诗意。但他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很幽默地用了一个疑问句“诗人一直在等着下雪?”来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恍然大悟。他依然不点破“机关”,而是让学生注意“关键字”。后面又提问“怎么知道下雪了”“这是一场小雪还是大雪”,则引领学生走进了诗的深层意境。又通过了解诗人及其所处的社会状态,感受诗人穷困潦倒及谪居江州时孤独无助的心境。这节课,薛老师不仅引领学生感知诗人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听觉(闻)、知觉(重)四个层次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而且引领学生发现了诗中的“新大陆”。
七、写作让生命摇曳出新的精神气象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
从个人写作的一点灯光开始突围,到学生作文的群星灿烂,不正是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吗?从自己的散文见报,激发管建刚的写作热情,陆续文章不断发表。写作让他收获了“春天”,赢得了自信,还有其语文教学的突围与超越。在语文教学中,他积极办报激发学生发表习作,在班级里每周编辑出版《班级作文周报》,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愉悦与幸福。为了让学生永葆写作的激情,他还创新出了“等级评奖”活动、“积分”活动、“稿费”活动,这三项活动成了管建刚作文教学的三大动力支持系统,也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激励与鼓舞中,自然而然地摇曳了童年学校生活中的一道又一道美好的精神风景。
八、一粒种子,满园春色
——丁惠臻老师“说话接龙”开发历程及课堂教学览胜
怎样使课堂具有神奇的魔力,让学生快乐、自发地去学习呢?作为一位农村小学的语文老师丁惠臻一直在思考着,探索着。终于,她精心设计的“游戏作文”刚一上阵,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所谓“游戏作文”就是“连字成句”,即每组学生从前排第一个开始,到黑板上写一个字,后面的同学依次“接龙”,每人续写一字,到最后一个同学结束,组成一句完整的话。中间不能有任何交流,全凭自己现场发挥,“现编现卖”。能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者,为胜方;连不成者为败方。然后,让学生就游戏时的所想所行所感,即兴写成一篇作文,要体现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大多写得很有真情实感。接下来,丁惠臻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连字成句”游戏作文课,学生展示的机会少,怎样让大家都能有最多的时间、最大的空间参与到课堂中来呢?当她发现学生在下课时全身心玩“连字成句”时,灵感一现,由“连字接龙”变为“说话接龙”,于是,“说话接龙”应运而生。由“写”变“说”,不但学生热情依旧,还给课堂效果带来了质的飞跃;不仅大大提高了接龙的速度,让每个学生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又培养了“听”的能力,可谓“一箭三雕”!探索、创新从未停止,丁惠臻老师接着又开发了“成语接龙”“生字开花”“主题接龙”“小说接龙”“经典主题接龙”“接龙大满贯”。每一滴汗水流下,浓烈的思考、梦想就会落地生根。“说话接龙”的开发历程,见证了丁惠臻老师的不懈坚持与追求,记载了她和学生共同“经营”和“横渡”经典文化教与学的快乐。10年的朝读晚诵,经典研磨;20载的苦心孤诣,上下求索。时光定不负有心人。
九、立己而又达人
——陈千举名师之道解码
在当代小学数学界脱颖而出的陈千举,常常感恩于他的三位师傅。田丽利老师为他搭建初战告捷的舞台,吴正宪老师为他打开更宽的视界,华应龙老师为他走向全国给予智慧点拨。这三位大家不但都有极强的研究水平与学术造诣,还有着高尚的人格与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陈千举说,是三位恩师让他扬起心灵的风帆,将他引向终生向往与挚爱的数学王国,让他持续享受着教育教学给予他的无限美好,品尝着教育教学带给他的希望的甘甜。
陈千举也自有聪明过人之处——不但能迅速领会师傅的经典点拨之意,还能随之实践,甚至有所创新。比如即将下课的时候,他往往会设计一个悬念,使学生眼睛一亮,去继续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走出课堂时,脑子里还萦绕着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他的课虽然结束了,可仍给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意犹未尽的感觉。
“君子成人之美”,陈千举把托举他人做为最幸福的事,在学校举行教研活动时,助力优秀教师,对年轻老师不厌其烦的指导,把参赛机会主动留给他人,给新老师给予帮扶赞美,当这些老师取得一次次可喜的成绩时,他比自己获得课堂教学比赛大奖更感幸福。陈千举发现,助人成长的时候,自己也在成长,这正是“立己与立人,达己也达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