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金字塔原理》书中原文:
文章无论长短,都应该让读者能从字面上迅速理解和吸收其主要思想(观点、论点、建议等)。理想的文章,应该让读者在30秒内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框架,包括序言、中心思想和关键句要点。此外,读者还应当能了解整体框架下,各自思想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9252/77c9c8ea363d7df6.jpg)
联系个人体验:
王国维曾说:“为文如造屋。”写文章就像建造房屋一样,建造防护的时候要先设计好房屋的框架,写文章的时候要考虑好谋篇布局。
文章结构好了,就像搭建起来一幢漂亮的房子,让文赏心悦目的同时,能够一眼看出文章概貌,这就是好文章的标志。
我们写的文章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没有骨骼的身体就是一滩烂泥,而结构清晰的文章让我们一目了然整个有机生命体的情况。
要把现代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太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需要尽量能够快速抓住读者眼球,让其明白你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曾经去江南贡院参观过,见过一些状元写的文章,文章字迹娟秀工整,让人看起来很是舒服,比较遗憾的是,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写了足足几米长,让人没有兴趣继续读下去,不禁同情起古代的皇帝来,要阅读那么长的奏折,大概需要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吧?
尤其是在没有纸的竹简时代,如果文章写的长了,要耗费很多的竹简,不仅占用地方,而且读起来也很不方便。
倘若古代写文章的人,有发电报的精神,知道字越多花钱越多,能够把要表达的内容精简一下字数,争取在较短的篇幅里面就能意思表达清楚,那对读者和作者都算是好事情一桩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9252/a8413aa37d965717.jpg)
谈到这里,我就想起以前认识的一个聪明的部长助理,她在交给部长一堆材料的时候,就会用红笔把里面的重点内容勾画出来,然后用即时贴贴在标注的位置附近;倘若材料内容太多了,她会提前看一遍材料,贴上即时贴把里面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按照一二三点整理出来。
这样一来,部长处理每天文件的时间大大缩减了,还称赞她是一个得力的助手。
这位助理经常也会帮部长做一些演示稿,她除了挑选漂亮模版美化ppt演示稿外,还会根据每页内容提炼出恰当标题,精简字数,标注需要部长演讲时重点要讲的内容,经她制作的演示稿,每次都让部长讲起来游刃有余。
这个助理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很聪明能干,经常被部长夸奖,后来还给她升职,引荐她到更高级别的平台工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9252/580ab151e0929990.jpg)
同样,我们写文章时做到这四点能够让自己的文章简洁明了、有生动形象,像搭建起来的漂亮别墅,而不是茅草房:
文章开头要“薄而脆”,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引入部分不能过多过长;
过渡部分要“滑而炒”,弄懂内在逻辑,过渡自然,出其不意;
结尾要“少而重”,少就是要精简、概括,重就是升华主题,拔高立意,有画龙点睛之笔。
此外,要多用短句和短的段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整篇文章读起来让人能够有“呼吸感”和“节奏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89252/c31ab7160b88148e.jpg)
采取措施: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充满考验的长跑。通过拆文、仿写和大量阅读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早日写出观众爱阅读、“呼吸感”的理想文章。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