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这么酣畅淋漓地读过一套书了,熊逸老师的熊逸版《资治通鉴》第二辑,周慎靓王元年到始皇帝三十七年的故事。
风云激荡的百余年,外交的尔虞我诈、政治的土崩瓦解、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波谲云诡、血雨腥风……
这一辑承袭了第一辑的故事,如果说第一辑是战国诸侯的风云际会,那么这一辑就为千古帝国拉开了帷幕。
第一辑的标识色是玄与纁,那是黎明破晓的黑暗与夕阳西下的悲凉,日薄西山,王室衰微,这一辑的标识色是俑绿与俑蓝,蓝代表胸怀,绿孕育希望,而俑,就是出土的兵马俑的配色,所以这一辑都在为秦始皇的登场作序。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相信爱历史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将历史讲明白的仿佛又不多,很幸运遇到熊逸老师这部关于《资治通鉴》的解读,其实司马光的原版《资治通鉴》曾经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过,的确有一些地方晦涩难懂,前后矛盾之处也不能自圆其说,我们后世之人虽然站在了上帝的视角,有质疑的眼光,却找不到质疑的道理,于是又陷入自我怀疑的窠臼,只能慨叹这司马光实在聪明,故事讲得无懈可击!
如果没有熊逸老师的旁征博引,还真不知道《资治通鉴》还有这么一种神奇的打开方法,说《资治通鉴》,却不止于《资治通鉴》,《周易》、《诗经》、《礼记》、《史记》都能手到擒来,甚至西方的《塔木德》、《圣经》都能成为这套“饕餮盛宴”的佐料,就这样深入浅出地让人沉迷,以致爱不释手!
与其说这是一部史书,我更愿意形容它为一部战国多维“万年历”,为什么叫多维,放眼世界,这里的故事从亚历山大讲起,作为西方帝国的统治者,一个马其顿人,马其顿的王者,不爱马其顿,却积极向全世界推广希腊文化,和中国当时的唯我独尊,都想同化异族的态度截然不同。
彼时中国进入周慎靓王时期,根据《谥法》,慎的意思是“敏以敬事”,靓的意思是“柔德安众”,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个温柔敦厚爱岗敬业的好皇帝。
只可惜好皇帝没有好运气,面对一个烂摊子,只能苟延残喘,期待末日来得晚一点儿。
因为当时还有齐宣王、楚怀王、赵武灵王,还有芈八子、蔺相如、吕不韦,还有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还有孟子、屈原、苏秦、张仪……
换句话说,从各个角度都能吊打周王的人悉数登场了,对天下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其实这也是一部能让我们拨开云雾的书,无论写《史记》的司马迁,还是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既然为人,必然有个人喜好偏颇,史书工笔之下,这一派的魑魅魍魉换个角度,没准儿又成了另一方的英雄人物!
就像纵横家苏秦,如果我们采信《史记》,那这厮就是一个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者,但如果采信《战国策》,他却又成了矢志不渝、苦心经营的模范间谍。
还有历史中一桩桩、一件件的疑案,胡适为什么误解了屈原?赵武灵王为什么推行“胡服骑射”?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恩爱纠葛,嬴政的出身,和氏璧的来历,荆轲的剑术,焚书坑儒的原因,我们站在了上帝的角度回看,所以想要了解未解之谜,也能读得过瘾。
大浪淘沙,历史是前人的脚步,也是后人的镜子,特别钟爱书中熊逸老师普通人要怎么读历史那一章,去伪存真都是历史学家需要去做的事。
我们普通人,不妨大而化之,不去计较一个又一个知识点,也不必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通过海量阅读,在无数或真或假的历史案例当中,领悟一些可以成为宝贵经验的道理,让我们挖掘出深藏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底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对我来说,好书犹如陈年佳酿,总能越品越香,如今这一套书已成了我的案头必备和枕边之书,因为历史从不潦草,当枕着知识入眠的时候,一定能在睡梦中体验别样芬芳。
感恩遇见这部熊逸版《资治通鉴》,读《资治通鉴》,不是读一本书,而是让成百上千本书相互映照,彼此激荡,期待下辑更加精彩!
网友评论